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

老的恐懼

記得七、八年前回台灣,有天晚上跟姊妹淘去一家出名的酒吧玩。那時我們大概是三十多歲,雖然不是太老,但是跟一群二十幾歲的辣妹站在一起,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年齡上的差距。
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

恐怖部落格

寫了大約將近兩個月的部落格,從一開始的靈光乍現,到每天的自我承諾。才發現人一天中可以有那麼多想法,而每個想法幾乎都可以成為一篇文章。
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

小費文化

爸媽來美國幾次,對這裡大部分都持有正面的評價。從公共設施的完善到教育的多元化,他們總是讚不絕口。「這就是先進國家的樣子!」爸爸總在遊玩回來這麼說。唯一他們到現在還不能習慣的是,在這兒只要有人為你服務,你就得打賞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

罪惡感的代價

常常聽到夫妻一方有外遇的時候,會對另一半特別體貼,這種補償作用,在心理學上叫做「抵消心態」—undoing。為了要消除心理內疚感的補救行為。


閱讀更多 »

另類大男人心態

跟老公交往的時候,朋友知道我男朋友是日本人,都會很好心的提醒我:「他不會有大男人主義吧?」結婚之後,爸媽也三不五時地關心:「他會不會有日本男人心態?」後來想想,他真的是有大男人心態,不過那心態並不對我造成任何困擾,因為很多時候,我只覺得那心態像個外星人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

直升機媽媽

直升機父母這個詞,來自於 Dr. Foster W. Cline 和 Jim Fay 在 1990 的著作:「Parenting with Love and Logic」。顧名思義,就是父母像直升機一樣,無時不刻盤旋在孩子的頭上,任何事都要插上 一手。北歐國家叫 「麻花捲父母」— curling parenting。也有的人叫「除草機父母」。因為父母會幫你把任何生活中的障礙,統統清除乾淨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

心靈的空虛

最近看到一篇報導,台灣濫用藥物的靑少年,年齡有下降的趨勢,12歲至17歲未成年人首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平均年齡為12.5歲,主要原因為好奇、無聊及趕流行。(http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?aid=18139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

習慣的養成

根據 Dr. Maxwell Maltz 醫生的理論,要培養一種習慣,至少必須花21 天不停地做著相同的事。這方法我試過很多事,有的成功,有的效果沒有那麼明顯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

空巢的必要

空巢症候群發生在當孩子長大離開家,父母一時之間沒辦法接受,而產生悲傷或失去生活重心的感覺。聽說那有點像是憂鬱症,有些父母會變得消沈,有些變得過度擔心孩子的安危,有些則產生不再被需要的感覺。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

相由心生

如果拿我們年輕時的照片和現在比,會發現我們的容貌有些改變。根據中醫的理論,除了地心引力的關係,我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有影響。吳清忠先生在他的書「人體使用手冊」裡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

磁場
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能量與磁場,聽說有些天生或經過訓練的人,可以看到散發在人周圍的能量顏色。我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研究,不過好像這些顏色可以反應出我們身體的健康。我一直很好奇,那不同的心理狀況也有不一樣的顏色嗎?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

童言有忌

從女兒一出生,就每天帶在身邊。在她們還很小的時候,我跟朋友說話不覺得有任何禁忌,反正她們又聽不懂大人的用語。直到有一天,我才發覺原來小孩會記住大人們之間的對話,然後原原本本,一字不漏地轉述出去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

活下去的理由

有時在社會新聞版, 看到一些感情,經濟或身心面臨巨大壓力的人,一時想不開而做下了斷生命的決定。除了留下的親人為他們悲痛之外,在這之前,他們必定問過了無數次這樣的問題:「告訴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」。
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

人性的考驗(慾望)

根據統計,在過去的六個月,大約有一百萬個六歲到十二歲的美國兒童,買過網路遊戲裡的配備。這些遊戲通常都是免費下載,但是這條長線之後的大魚是數不清的進階工具,以至於你可以快速的達到遊戲目標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

人性的考驗(誠實)

女兒還小的時候,每年復活節我們都會去公園撿彩蛋。這個活動是開放給住在這個城市,家裡有小孩的親子遊戲。活動開始之前,工作人員會把彩蛋撒在草地上,然後依照年齡,幼兒先開始撿,接著小一點的孩子,最後是大孩子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

人性的考驗(信任)

記得大三轉學到紐約的第一天,很興奮的逛了附近的街道,校區和商店。到了下午肚子餓了,想順便看看學校的餐廳,於是走回學校,在附設的飲食部門點了咖啡和三明治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

父母養成教育

小女兒上小學時,學校專門為家長開了一門課,叫做 STEP —  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 。 一位非常熱愛教學的老師,大力向我們推薦這個長達八個禮拜的課程,聽說以往上過這堂課的美國父母,不大贊同這套理論,所以她想聽聽我們的意見。

閱讀更多 »

勇氣

昨天下午我在廚房洗草莓的時候,大女兒放學回來,異常安靜的站在廚房門口。「怎麼了?」我知道有事發生了,因為她沒有像往常一樣,馬上坐在電腦桌前面,查看她的馬有沒有長大。
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

老人偏見

我發現無論中外,對老人都存有嚴重的偏見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

大姨(六)

不知道為什麼,舅舅家那邊的男丁特別旺。不只阿嬤生了六個男孩,第二代的二舅媽也一連生了五個男的,最後以超過四十歲的高齡,生完小表弟後,鳴金收兵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

大姨(五)

長大以後,我們跟媽媽去高雄的次數愈來愈少。主要是暑假想跟自己的朋友在一起,所以媽媽的親戚乾脆上台北找媽媽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

大姨(四)

每次去高雄,我們都住二舅的家。舅舅家的房子是棟四層樓的透天厝,一樓是舅舅的中醫診所。一進門,左邊是聽診室和小藥房,右邊則釘了一排座位,當作病人等候區。沒有病人的時候,鄰居會坐在那兒聊天。一樓走到底是廚房和一間小廁所。進入廚房前的左邊,有一排通往二樓的樓梯,舅媽有時候會把家裡養的土狗栓在樓梯間。
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

大姨(三)

也許是因為病痛和長期吃藥的關係,印象中,大姨總是看起來恍恍惚惚。
閱讀更多 »

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大姨(二)

「小林來了!」每當大姨帶著她的小兒子出現,我們這些表姊妹總會相互警告,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