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

活下去的理由

有時在社會新聞版, 看到一些感情,經濟或身心面臨巨大壓力的人,一時想不開而做下了斷生命的決定。除了留下的親人為他們悲痛之外,在這之前,他們必定問過了無數次這樣的問題:「告訴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」。


無論西方或東方的宗教都提到,自殺後才是靈魂永恆痛苦的開始。姑且不管他們是否相信這話的真實性,至少在做那決定的當下,眼前的痛苦,已經讓他們失去繼續這一生的力量。老實說,如果眼前有一個身心遭受嚴重痛苦的人問我:「告訴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」,我不大確定是否能說出一個令他滿意的答案。每個靈魂可以接受的壓力不同,而每個人詮釋痛苦的定義也不同,除非我們經歷一樣的遭遇, 有著同樣的背景和人格,否則所有的安慰都沒辦法進入那痛苦的核心。

Viktor Emil Frankl 是一位出生於奧地利的神經和精神病猶太醫生。他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在納粹集中營待了三年。經過無數次死亡的威脅,體力和精神達到極度的摧殘下,他活過來了,而讓他活下來的動力就是「尋找生命的意義」。支持他度過集中營日子的,是要再度看到他深愛的家人。很多受不了身心煎熬的人,即使他們有機會存活,最後還是沒能走出集中營。他發現,即使人的物質,權力和尊嚴全部被剝奪,我們的心還是可以自由選擇對生命的態度。他發現活過來的人,都是對未來抱有希望,或要繼續還沒完成的事。當他重返醫界,有病人來找他,請他告訴他們活下去的意義,他說:「每個人必須要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意義,沒有人可以告訴你。」也就是說,不管加諸在你身上的痛苦來自哪裡,或是那折磨超過你所能承受的極限,你的心還是自由的,你對生命態度的選擇,才能救得了你自己。透過本身的經驗,只有你才能找到獨一無二,適合於你的答案。


我們都有活下去的理由,也許是為了愛你的家人,也許是為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。如果現在面臨的痛苦,讓你已經不在乎物質,和周圍關心你的人,那麼在你能回答自己之前,千萬不要了斷你的生命。答案就要出現了,再給自己一點時間,也許就在你心裡,在你眼前。即使當Dr. Frankl 回到家鄉,發現他的家人都不在了,唯一存活的他,以悲傷去愛和弔念他死去的家人,他再度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。

1 個意見:

Anonymous 匿名 提到...

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2013年6月3日 下午4:31  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