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

安慰

最近這兩年來,除了周圍的親友,自己本身也碰到了很多人生上的難題。這些難題在當事人看來幾乎要過不去,不知不覺地好像也就這麼過去了。有的結局完美,有的差強人意,無論怎樣的結果,該來就得接受,似乎是唯一的方法。

很多時候,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安靜的聽眾,不須給任何意見,只要兩隻耳朵,對當事人就是莫大的安慰。我有時還是犯這種「給意見的錯」,看到對方身心俱疲,我就像猴子似的跳上跳下,巴不得把這輩子聽過的經驗都端出來,希望這十種方法裡面,會有一種特效藥。搞到最後不是對方拼命反駁,變成說者和聽者抬槓;就是聽者默默離開,因為基於風度不好意思阻止我的熱心,只希望我能就此打住。

我自己不大習慣跟別人吐苦水,除非困擾到我要憋出病了,才會跟親友透露點心煩的事。我的個性應該蠻難搞的,因為很少有人給的意見適用於我。記得有次跟朋友吐苦水,對方可能出於同理心,說了句:「蛤,你好可憐喔!」

如果她就此打住,這句話倒還蠻有同理心,但是她又加了句:「我家的***那個就不會這樣‧‧‧‧‧」

我心裡一陣:「有人問你嗎?」、「現在不是在說我的問題嗎?」。他人的不幸變成自己的「好險」,這話一定要在對方面前說嗎?

另一種不可找的對象是我老爸老媽。老一輩的人表達關心的方法比較負面,他們擔心也罵、傷心也罵。反正對父母就是報喜不報憂,通常他們知道後我還要反過來安撫他們的情緒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所以任何不順的事,萬萬不可讓父母知道。

另外一種就是不管我說到什麼,對方馬上一臉慈悲的要我「禱告」、「念經」、「放下」、「原諒」,不可再造口業。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話,就十萬後悔的為什麼不學梁朝偉在「花樣年華」電影裡,跑到山裡找棵樹,然後挖個洞,把那要命的口業塞到樹洞裡。起碼我罵得爽了,還不用擔心又造新業。

這幾年來看多聽多,知道自己是個沒有神佛之緣的人,有次我實在忍不住找了我老姐吐苦水,她跟我一起劈里啪啦罵完之後,我整個身心舒暢,氣血暢通。我說:「幸好妳沒叫我去念經,如果當時我手上有經書,可能直接把經書砸了過去,那我豈不是直接下達地獄?」

這幾年來因為接觸宗教的關係,常常被告知:「不可造口業」、「所有的遭遇都是過去的業造成」。問題是我記憶中沒有做過這樣的事,那要怎麼平復我現在的不滿?我只是個魯鈍的平凡人,不冀求這輩子能得到什麼心靈上的提升,起碼在苦海翻騰的當下,能有一個安靜的聽者,不做任何的評論,那就是最大的安慰了。

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