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養成教育
小女兒上小學時,學校專門為家長開了一門課,叫做 STEP — 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 。
一位非常熱愛教學的老師,大力向我們推薦這個長達八個禮拜的課程,聽說以往上過這堂課的美國父母,不大贊同這套理論,所以她想聽聽我們的意見。
那課從晚上 七點半開始一直到九點半,學校還因此請了保母,為來參加的父母看小孩。結果真如那位老師說的,除了五,六位被打鴨子上架的老師以外,只有五個家庭參加。而其中的兩個家庭,媽媽也是在校職工。過了大約四個禮拜,老師也跑了三個,可見這套理論的確不大容易被一般父母接受。我大概可以了解為什麼這課不受歡迎,因為要徹底實行這些理論,父母可能要先來個身心大改造。
有些是我們早已熟習的,像是獎賞分明,而且要說到做到。比如小孩在餐廳吵鬧,只聽到父母說:「你再不乖,我們就回家嘍!」。可是說了半天,也不見父母動一下,所以小孩一直吵,父母一直唸,下次出去又是重複同樣的情形。這倒還不難做到,難的是當你在說這話的時候,必須和顏悅色,不能讓孩子感覺到這是一種處罰。然後一定要起身離開。想想,當你正要享受美食的時候,有人打擾到你必須離席,你還得壓下怒火,好聲好氣的解釋為甚麼必須離開。這套理論一直強調父母不能動怒,至少不能讓孩子感覺到。所有的後果是因為你不遵守規則的關係,不是我在處罰你。要做到這一點,對我的修養是很大的挑戰。
再來就是獎賞。當孩子幫忙做家事時,不要給他們獎賞,因為這對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分內的事。小氣媽媽如我,聽到這忍不住點頭如搗蒜。孩子拿到好成績,也不能獎賞,因為努力學習也是他們分內的事,聽到我這個史達林媽媽耳中,也是感動到熱淚盈眶,覺得終於找到知心人了。生日時,可以允許他們做一項對他們年紀比較困難的事,作為生日禮物,例如可以開始用洗衣機洗自己的衣服,或用烤箱為自己烤個蛋糕。證明他們又大了一歲,可以做更多的事,負更多的責任。聽到這,我和老公不禁甘拜下風,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。
無論中外,你可以在書店找到上百種教育孩子的書,但是適合你的只有一種,因為每個家庭成員的個性不一樣。你沒有辦法要求一個性情柔弱的母親變成虎媽。同樣的,Amy Chua 也不可能變成一個讓孩子隨興發展的羊媽。因為反映在教育孩子風格下的,是父母本身的個性。要求父母改變他們的教育方法,就跟要求改變他們的個性一樣難。其實不管虎媽還是羊媽,能教導出孩子的良知,和讓他們終身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,就是好媽。
如何當個好父母是一個長遠的課程,那不是念過幾本書,或聽幾場演講就可以修過畢業的。有趣的是,我們的孩子才是這堂課的指導老師,而他們也不會告訴我們,這課俢得如何。一直要到他們長大,很久以後,我們才知道自己的成績,而也只有他們能決定,我們能不能重修這堂課。
那課從晚上 七點半開始一直到九點半,學校還因此請了保母,為來參加的父母看小孩。結果真如那位老師說的,除了五,六位被打鴨子上架的老師以外,只有五個家庭參加。而其中的兩個家庭,媽媽也是在校職工。過了大約四個禮拜,老師也跑了三個,可見這套理論的確不大容易被一般父母接受。我大概可以了解為什麼這課不受歡迎,因為要徹底實行這些理論,父母可能要先來個身心大改造。
有些是我們早已熟習的,像是獎賞分明,而且要說到做到。比如小孩在餐廳吵鬧,只聽到父母說:「你再不乖,我們就回家嘍!」。可是說了半天,也不見父母動一下,所以小孩一直吵,父母一直唸,下次出去又是重複同樣的情形。這倒還不難做到,難的是當你在說這話的時候,必須和顏悅色,不能讓孩子感覺到這是一種處罰。然後一定要起身離開。想想,當你正要享受美食的時候,有人打擾到你必須離席,你還得壓下怒火,好聲好氣的解釋為甚麼必須離開。這套理論一直強調父母不能動怒,至少不能讓孩子感覺到。所有的後果是因為你不遵守規則的關係,不是我在處罰你。要做到這一點,對我的修養是很大的挑戰。
再來就是獎賞。當孩子幫忙做家事時,不要給他們獎賞,因為這對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分內的事。小氣媽媽如我,聽到這忍不住點頭如搗蒜。孩子拿到好成績,也不能獎賞,因為努力學習也是他們分內的事,聽到我這個史達林媽媽耳中,也是感動到熱淚盈眶,覺得終於找到知心人了。生日時,可以允許他們做一項對他們年紀比較困難的事,作為生日禮物,例如可以開始用洗衣機洗自己的衣服,或用烤箱為自己烤個蛋糕。證明他們又大了一歲,可以做更多的事,負更多的責任。聽到這,我和老公不禁甘拜下風,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。
無論中外,你可以在書店找到上百種教育孩子的書,但是適合你的只有一種,因為每個家庭成員的個性不一樣。你沒有辦法要求一個性情柔弱的母親變成虎媽。同樣的,Amy Chua 也不可能變成一個讓孩子隨興發展的羊媽。因為反映在教育孩子風格下的,是父母本身的個性。要求父母改變他們的教育方法,就跟要求改變他們的個性一樣難。其實不管虎媽還是羊媽,能教導出孩子的良知,和讓他們終身保持高度的學習興趣,就是好媽。
如何當個好父母是一個長遠的課程,那不是念過幾本書,或聽幾場演講就可以修過畢業的。有趣的是,我們的孩子才是這堂課的指導老師,而他們也不會告訴我們,這課俢得如何。一直要到他們長大,很久以後,我們才知道自己的成績,而也只有他們能決定,我們能不能重修這堂課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