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性的考驗(慾望)
根據統計,在過去的六個月,大約有一百萬個六歲到十二歲的美國兒童,買過網路遊戲裡的配備。這些遊戲通常都是免費下載,但是這條長線之後的大魚是數不清的進階工具,以至於你可以快速的達到遊戲目標。
很多的情形是, 當你玩上癮, 就會忍不住購買這些配套設施,讓你苦心經營的樂園更完美。這時候問題來了,那就是當大人花錢買他們自己配備時還說得過去,因為我們自己有賺錢能力。但是一個六歲的孩子,要買一隻新的狗放在她的花園,當然只有找爸媽要了。剛開始的幾元也許父母還可以答應,但是當遊戲玩得愈大,要買的配備也就愈多了。從美金1.99 的糖果到售價五千美元的牛,應有盡有。引起爭議的是有些孩子會私自購買這些配備,因為父母的信用卡資料已經存在電腦系統裡了。去年就發生一個孩子用父母的信用卡,在 Smurfberries的網站花了美金 一千元。目前蘋果也面臨幾宗孩子未經父母同意,在網路遊戲購買配件的訴訟。於是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(FTC) 開始修訂網路購買程序,以減少類似情形發生。
其實這些網路上的商品,跟電視上的廣告沒甚麼太大的不同。會引起注意的原因,是因為孩子未經父母的同意,所做的購買行為及涉及的金錢數量。如果僅僅是孩子拿了父母皮包裡的五塊錢,去店裡買一個玩具,也許就不會引起這麼大的討論。但是這五塊錢和一千元背後引發的動機,其實是一樣的— 孩子們想要的慾望。對他們來說,多少錢並不重要,但是他們知道,花了錢就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。有些父母會怪罪於網路上的廣告,利用孩子愛玩的心態和不夠堅定的意志力,藉由吵鬧或是未經大人同意而達到他們的目的。公司也需要賺錢,他們當然要打廣告,這是他們的工作。而廣告的用意,就是增加產品的曝光率給特定的族群。賣給孩子的產品當然出現在孩子會玩的遊戲網站,或電視時段,難道要放在深夜,播給宅男看嗎? 很多父母把電視電腦當作孩子的保母,出了問題,才開始怪電視節目或電腦遊戲的把關工作做得不徹底。
下次當孩子沒經過你的同意,擅自在網路上買個4.99 的獨角獸,或是34元的仙女時,別急著打電話給遊戲網站,責怪他們購物程序不夠嚴謹。先打開我們的衣櫃,看看那些名牌衣服和皮包,再去看看車庫裡停的豪華轎車,就知道讓孩子們按下那個購買鍵的推手,從何而來。
很多的情形是, 當你玩上癮, 就會忍不住購買這些配套設施,讓你苦心經營的樂園更完美。這時候問題來了,那就是當大人花錢買他們自己配備時還說得過去,因為我們自己有賺錢能力。但是一個六歲的孩子,要買一隻新的狗放在她的花園,當然只有找爸媽要了。剛開始的幾元也許父母還可以答應,但是當遊戲玩得愈大,要買的配備也就愈多了。從美金1.99 的糖果到售價五千美元的牛,應有盡有。引起爭議的是有些孩子會私自購買這些配備,因為父母的信用卡資料已經存在電腦系統裡了。去年就發生一個孩子用父母的信用卡,在 Smurfberries的網站花了美金 一千元。目前蘋果也面臨幾宗孩子未經父母同意,在網路遊戲購買配件的訴訟。於是美國聯邦交易委員會(FTC) 開始修訂網路購買程序,以減少類似情形發生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