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

騎士精神

來美國二十幾年,每次回台灣常常被親友取笑文化上的差異,例如:美國來的穿衣服很隨便、在金錢方面斤斤計較、不懂人情世故…。聽起來這是個膚淺又隨性的文化,心裏打的甚麼主意,臉上的喜怒哀樂全部表現出來。似乎這個科技上的已開發國家,文化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階段。


平時老公上班之前,都會熱個十分鐘的車才上路。通常我會請他幫我同時熱另一台車,以便送小女兒上學之前,我不用再跑出去熱車。

今天早上老公像往常一樣,拿了車鑰匙,發動停在車庫上的兩台車。十分鐘之後他準備上路之前,問要不要把我的車鑰匙拿進來。
「不用,反正再過十分鐘我就要出門了!」我心裡想,熱個二十分鐘也不算太久。
十分鐘之後我一打開車門,發現車子是冷的,一看儀表板,那一排紅燈全亮了,包括電池的圖案。原來車子從頭到尾引擎並沒有發動,老公只是把鑰匙插進去,任車子空轉了二十分鐘。

有時天氣太冷,車子一時沒辦法發動的時候,我會在啟動開關的同時踩下油門,讓車子發出一陣賽車般的吶喊,就回到正常的運轉了。但是此時不論我如何把油門踩到底 ,車子像是犯了氣喘,嗚咽地從喉嚨底下吐出一口氣,只聽到氣出來的聲音,又短又淺。以老美的話來說,就是「電池死了!」,而且死得很徹底。

住我們家對面,鄰居的兩個孩子也在同一所小學,所以我們每天都是一前一後的到學校。於是我跑過街,請他今天送女兒上課。
「沒問題,等我送他們回來,我幫你發動車子!」鄰居很豪邁地說。
回到車上,我拿出車子啓動器和延長線等鄰居回來。很明顯的,那空轉的二十分鐘對電池造成了足以致命的傷害,我們兩台啟動器都沒能喚醒車子。看著鄰居在雨中奮戰,忽然想起我是美國汽車協會(AAA)的會員,可以打電話找他們來修。

「再給我一點時間,我馬上就能修好了!」鄰居不甘心這麼一點小事他搞不定。
他絲毫不肯放棄,決定換個方法,直接把電纜接到他的車子,用他的車子發動電池。這下果真有用了,聽到我的車子像睡了一半,忽然被人推醒,發出一聲怒吼,然後回到了正常的運轉。

「實在是太感謝你了!」我簡直要拋棄東方文化的握手禮節,給他來個大大的西方式擁抱。
「小事情一件,沒甚麼!」他很帥氣的蓋上引擎蓋,兩手往身上一抹。
我正要把散在地上的電纜、啟動器收拾收拾,他做出個制止的動作。
「別收了,我來就好了。」他拿過我手中的啟動器說:「這個挺重的,我是個男人,你別提。」
我恨不得要把他這段話錄下來,放給那個成天希望我是阿信轉世的老公聽。

難怪我從沒看過鄰居的女主人們出來剷雪、除草,連提個五磅不到的東西都是「男人的工作」。那我夏天在大太陽底下推割草機、冬天把一堆堆結了冰的雪往外倒、有時扛著兩袋十五磅的米在肩膀上,豈不是被他們看成個女漢子?

有次在紐約路邊停車花了點時間,一直停不進去。街對面飯店的工作人員看不下去,走過來叫我把車窗搖下,他伸進一隻粗壯佈滿刺青的手,轉了方向盤幾圈,不到三分鐘就搞定,然後很酷的揮揮手離開,連頭都沒回。要是在台灣,我可能已經被後面的喇叭聲趕跑了。

我在台灣的時間不夠長,沒有機會見識台灣男人是否也有這種騎士精神。也許是男人的虛榮心,也許是西方女人極力爭取來的。無論是不是這個膚淺隨興國家特有的,我不得不承認,這是一個蠻可愛的文化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