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

等待

從有記憶以來,爸爸就是個急性子的人。去餐廳吃飯,只要店家要他排隊,他一定掉頭就走,嘴裡還會罵罵列列:「這是做生意的態度嗎? 要客人在外面排隊?」

最理想的狀況是:他一進店裡,店員馬上遞上菜單,食物十分鐘之內上桌,吃完抹嘴後,拍拍屁股走人。
「要買甚麼趕快買,別浪費時間!」他在跟媽媽逛街的時候,常常對著這裡摸摸、那裡看看的媽媽,劈頭就這一句。

問題是,逛街就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消遣活動。因為重點是在看,看上了還得比較比較,哪種樣式好,哪家店比較便宜。如果是衣服,那還要加上試穿,看合不合自己的身材、氣質。而自己看又沒有把握,怕不夠客觀,買回去被旁人說了幾句,從此不下衣架。於是在脫脫穿穿之間,還要探頭出去叫店員拿不同的樣式,或是可以搭配的鞋子。毎換一次身上的配件,媽媽就站出來問:「那件好看呢?」

如果只有爸爸一個人在場,那根本不用問了,因為他的觀念是:你如果試穿了,就要掏錢買下這件衣服,然後走人。像媽媽這樣把試衣間當作服裝展示台,是丟臉,也是折磨他的耐性。於是他在媽媽一進入試衣間的時候,就繞到別的店家,他沒有辦法待在同一家店,超過五分鐘,還沒買走一個物件的。
 
有次我們一起上超級市場,我心裡想今天的晚餐要買什麼料,所以動作慢了點。爸爸在我後面,每隔幾秒就用菜籃的一角,篤我的脊背說:「要買甚麼趕快買,別浪費時間!」
後來我被他篤煩了,忍不住回過頭去問:「爸,你到底在急什麼?」
他才走到別的食物區,免得一看到我 ,又生出用菜籃子催我的念頭。

「跟你爸爸出去買東西,不能碰、不能選,他沒耐性等你的。」媽媽後來總是用這理由,拒絕跟爸爸出去逛街。

姪女上幼稚園的時候,因為哥哥嫂嫂都在上班,於是爸爸每天四點半,就換上衣服,慢慢走過馬路,去接那幾條巷子外的孫女。台灣的學校為了方便上班的父母,通常可以讓學生待到六點多,尤其是私人的幼稚園,園長的家可能就是學校,萬一來不及,打通電話,他還可以邊吃晚飯邊等。

因為幼稚園的小孩太多,必須輪班放出來玩,而每班又總是有身體矯健,尺寸大一點的孩子,佔領幾台特別受歡迎的娛樂設施,於是姪女常常在平常下課時間玩不到,只有趁放學以後,她才有辦法玩到過癮。

有次爸爸去幼稚園很久還沒回來,於是媽媽派我把他們爺孫倆找回來。那是個設立在住宅區的私立幼稚園。所謂的遊樂區,其實就是一般住戶的前院,放幾個盪鞦韆、溜滑梯、翹翹板,地上再鋪些畫著動物的軟墊子。一走進校門,就看見姪女在溜滑梯跑上跑下,玩的手腳都黑了。在溜滑梯的另一邊,是三個矮小的盪鞦韆,爸爸坐在中間,慢慢地前後滑動雙腳,兩隻手臂各自繞在鞦韆的兩條鐵鍊上,饒有興味地看著跑得滿頭大汗的孫女。

「爸,已經快六點了,你們怎麼還在這裡?」算算時間,爸爸已經出來一個多小時了。
「沒關係,你先回去,我等她玩夠了再帶她回家。」他滿足地看著跑瘋了的姪女,一點也沒有要起身的意思。
我站在旁邊,看其他的家長陸續把孩子接走,老師和校長不停地和離去的爸媽們鞠躬、揮手,似乎是在說:「謝謝你們把孩子帶走,這樣我也可以回去休息了!」

等到最後一個學生的媽媽騎著摩托車來,爸爸才用力地從小鞦韆,把自己提起來,大聲地對著姪女喊:「好了,明天再讓你留下來玩。」

姪女這才開心地跳下溜滑梯,讓爸爸牽著她的手,走出校門。

回家的路上,姪女像久沒出街的小狗,一直拖著爸爸往前跑,形成了小人兒在前,後面跩著個老的。其實爸爸並不是沒有耐性,他不能等的是在商店裡的婆媽,磨蹭,但是孫女那憋了一天的玩興,好不容易放出來的時候,他是有辦法等的,而且是很美的等著。

現在姪女已經快上高中,大家一起出門時,她也像周圍的大人一樣說:「逛街別找阿公,他不會有耐性的。」

四、五歲的她那時畢竟太小,當時沒有注意的心思,現在也沒有印象想起曾經有個下午,阿公坐在幼兒盪鞦韆上等她玩了一個多鐘頭。當姑姑站在旁邊不停催促時,阿公只是看著玩野的孫女,緩緩的說:「再等一等,我馬上就帶她回家了。」
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