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心與客套
一位朋友趁新年的假期,從台灣來美國找朋友玩。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,她遇到以前的同事,於是兩個人很快地聊起來。臨走之前,那位同事說:「明天來我公司找我,我請你吃中飯。」
那位同事可能只是隨口說說,沒想到朋友很守信用,以為那是正式的邀約,於是第二天中午就在那位同事的公司外面等她。那同事一看到她,沒想到她還真的跑來了,她心裡想:「我只是隨口說說,你這個傻妞怎麼就當真了呢?」
人家已經大老遠的從新澤西過了條河,跑過來找你了,照理說就算昨天說的是社交辭令,紐約大馬路上到處都是餐館,請她吃頓飯跟在台北一樣容易,但是那同事說了句:「我現在要去開會,不能陪妳。」就離開了。
記得我剛用臉書,找到很多以前的朋友,於是大家在網路上聊開來。到最後總是說:「你回台灣一定要聚一聚喔!」「等你回來喔!」之類的話。
後來要回台灣之前,我開始在臉書上告知我要回去的消息,問大家何時有空出來吃飯,信件一寄出,回覆的人只有幾個。接下來問到哪裡聚,等了幾天完全沒聲音。那時我對台灣的餐廳不熟,只好問媽媽,她們幾個朋友聚會的場所。後來找到了一家餐廳,在臉書上問大家,到這裡聚會好不好,又是一陣子的沉默。最後我幾乎要放棄了,才有一個朋友幫忙定位,幾個朋友出席,算是完成久別重逢的諾言。
「我回台灣,大家都搶著請我吃飯耶!」一位朋友笑著說。
看來要嘛是我的人緣實在太差,就是「有空出來吃飯!」只是一句打招呼的話,像是「今天吃飽了嗎?」、「最近在忙什麼啊?」…之類的問候語,那只是用來填補對話中冷場的部分,不用太認真的查行事曆,真要人家空出時間來陪你吃頓飯。其實現在大家都忙,家庭事業兩頭跑,有時跟朋友出來吃飯也算是放自己一個假,所以我單方面的以為大家應該跟我一樣期待這種聚會,而且我向來不興人家請我吃飯,各付各的,我點菜沒有壓力,要嘛也是我請客,百忙之中要人家出來陪我吃飯,沒道理還要別人付錢。
後來發現真的有心跟你聯絡感情的老朋友,其實是不在乎那頓飯錢的。付帳的時候還搶帳單到幾乎演出全武行,然後依依不捨的再約下次見面的時候。但是聽過了那麼多「有空請你吃飯啊!」、「到附近的時候一定要找我喔!」…之類的客套話,有時候的確是讓人搞不清,到底是該找你還是不找?其實辨別的方法很簡單,想想如果這餐是由你買單的狀況下,你還是想跟對方續續舊,一點兒也不勉強,那就厚著臉皮去找吧!如果答案是不確定,那麼當對方看到你真出現在他眼前,想要他為你買一餐飯的時候,恐怕他心裏跟你想的是一樣。
那位同事可能只是隨口說說,沒想到朋友很守信用,以為那是正式的邀約,於是第二天中午就在那位同事的公司外面等她。那同事一看到她,沒想到她還真的跑來了,她心裡想:「我只是隨口說說,你這個傻妞怎麼就當真了呢?」
人家已經大老遠的從新澤西過了條河,跑過來找你了,照理說就算昨天說的是社交辭令,紐約大馬路上到處都是餐館,請她吃頓飯跟在台北一樣容易,但是那同事說了句:「我現在要去開會,不能陪妳。」就離開了。
記得我剛用臉書,找到很多以前的朋友,於是大家在網路上聊開來。到最後總是說:「你回台灣一定要聚一聚喔!」「等你回來喔!」之類的話。
後來要回台灣之前,我開始在臉書上告知我要回去的消息,問大家何時有空出來吃飯,信件一寄出,回覆的人只有幾個。接下來問到哪裡聚,等了幾天完全沒聲音。那時我對台灣的餐廳不熟,只好問媽媽,她們幾個朋友聚會的場所。後來找到了一家餐廳,在臉書上問大家,到這裡聚會好不好,又是一陣子的沉默。最後我幾乎要放棄了,才有一個朋友幫忙定位,幾個朋友出席,算是完成久別重逢的諾言。
「我回台灣,大家都搶著請我吃飯耶!」一位朋友笑著說。
看來要嘛是我的人緣實在太差,就是「有空出來吃飯!」只是一句打招呼的話,像是「今天吃飽了嗎?」、「最近在忙什麼啊?」…之類的問候語,那只是用來填補對話中冷場的部分,不用太認真的查行事曆,真要人家空出時間來陪你吃頓飯。其實現在大家都忙,家庭事業兩頭跑,有時跟朋友出來吃飯也算是放自己一個假,所以我單方面的以為大家應該跟我一樣期待這種聚會,而且我向來不興人家請我吃飯,各付各的,我點菜沒有壓力,要嘛也是我請客,百忙之中要人家出來陪我吃飯,沒道理還要別人付錢。
後來發現真的有心跟你聯絡感情的老朋友,其實是不在乎那頓飯錢的。付帳的時候還搶帳單到幾乎演出全武行,然後依依不捨的再約下次見面的時候。但是聽過了那麼多「有空請你吃飯啊!」、「到附近的時候一定要找我喔!」…之類的客套話,有時候的確是讓人搞不清,到底是該找你還是不找?其實辨別的方法很簡單,想想如果這餐是由你買單的狀況下,你還是想跟對方續續舊,一點兒也不勉強,那就厚著臉皮去找吧!如果答案是不確定,那麼當對方看到你真出現在他眼前,想要他為你買一餐飯的時候,恐怕他心裏跟你想的是一樣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