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

健康的飲食

今天看到一篇報導,說的是股神巴菲特不甚健康的飲食習慣:每天至少五罐可樂、冰淇淋當早餐、零食是炸薯條…(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6811/729485

巴菲特今年84 歲,頭腦清晰是不用懷疑了,身體應該也算健康,不然他的家庭醫生一定會發出警告,能吃得像個六歲的孩童,據他說是因為很享受每天的生活。除了天生體質好,他的心態應該是最大的功臣:多少富豪嫌錢不夠,一輩子患得患失,財產全部攢進自己名下,每天看著銀行存摺是最大樂趣。

儘管如此,坐擁金山銀山的首富與一般普羅大眾最大的不同是:生病了不用擔心醫藥費,老子有的是錢,找得到最好的醫生治病,西醫不行就換中醫,美國本土的大夫沒法子,那就去海外找。雖然疾病不分貴賤,但是病人在心態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:想想,一個患了病的窮人,醫藥費可能就是致命的生活壓力,他要如何安心養病呢?

不過我倒是很贊同,老人可以任性一點的生活,尤其在飲食方面可以隨心所欲一些。

公公十多年前被診斷出糖尿病,從此他就遵守醫生開的食譜,少米飯、少鹽、少糖。剛開始幾年還控制得很好,甚至有改善的趨勢,後來有天被同住的祖母發現,公公昏倒在房間,房間的垃圾桶裡是好幾盒清空的冰淇淋,救護車送到醫院後,雖然撿回了一條命,卻開始了洗腎的命運。


後來公公好幾次由於不遵守飲食被送到醫院,最後醫院不放人了,強制公公住院,跟著醫院開伙,以免他又犯規。公公天生性情溫和,也不做任何抗議,他大概是想:好吧!你要我住我就住,但是我還是不喜歡吃你們做的飯。於是他愈吃愈少,體力只能勉強他保持白天的清醒。這次老公回日本,公公跟他抱怨起醫院的飯不好吃,所以沒有胃口,也沒有體力做復健。醫院方面則是說,因為你不吃飯,所以沒有體力做復健,希望家屬能夠跟病人溝通。

老公回美國以後,跟公公通了幾次電話,有次聽到他聲音大了起來,掛了電話,說公公還是沒有體力做復健。

「也許應該讓他吃他自己喜歡的東西,不要管什麼健康了。」我提議。

「當初就是他任性的一連吃了幾天的冰淇淋,才搞到洗腎,再任性下去還要不要活?」老公氣呼呼地接著說。

「如果病人本身不願意配合,旁邊的人再怎麼盡力也幫不了忙!」

老公的想法沒有錯,但是一個老人還能有多少快活的日子?他也許希望在他有生之年,能盡情、開心的好好吃上幾頓飯,就像他年輕健康的時候?

自從菸、酒戒了之後,我的飲食還算健康,不大吃肉純粹是不喜歡肉的味道,也不喜歡油膩的料理和奶油、起司的腥味,近乎素食的料理對我來說一點也不勉強。唯一戒不掉的是甜食。幾年前狠下心來戒了一陣子的咖啡,後來發現,下午茶的蛋糕和餅乾,沒有咖啡就是不對,但是已經從每天的九杯咖啡,減少到一天一杯。我認為父母本身健康的飲食習慣,是對家人的負責,尤其家有未成年的孩子:你至少要健康的活到撫養孩子成年,還有培養孩子對飲食的選擇和認知。孩子要不要遵守是另一回事,起碼父母要以身作則,這是我當媽媽之後的體會。

但是步入老年之後,除非養生之道已經深入你的根,不這麼做就不對勁,變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,我覺得這個時候愛玩什麼、愛吃什麼就去做、去吃,不要再提心吊膽的計算膽固醇、血糖、血脂,因為這個時候你還有品嘗食物的能力就是福氣,健康還是其次。因為再怎麼健康的飲食,沒有享受的心情,都是失敗的料理。

當人生責任已盡,讓自己快樂一點是極重要的,即使要付出你剩餘的歲月。


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