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大不同
前幾年有本非常出名的書—「男人來自火星/女人來自金星」,作者是約翰格雷,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博士。我沒有看過這本書,但是上網股歌了一下,大意是講述男女之間思想的差異和溝通方式的不同。
其實從書名也可以看出大意,我也知道男人思考偏重邏輯;女人注重感情,所以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,站著翻一翻,看了幾頁之後並沒有外借的興趣。因為發生在我周圍朋友、或是自己身上就可以證明:男性和女性真的是兩個星球的生物。
有一位朋友老公是位頭腦非常好的學者,他最大的興趣就是做數理方面的研究,所以任何事情以邏輯方法思考是很正常的。有天朋友在做了一堆家事後精疲力盡,洗碗時發現手上不知什麼時候開了一個傷口,和著洗碗精和熱水,那傷口隱隱作痛。
朋友心想:老娘家事做了一天,你好歹也幫忙洗洗碗吧!
於是朋友以非常小女人的口氣跟老公說:「你看,我的手都破皮了,這樣洗碗很痛耶!」
當場聽到這句話的女人們都點頭如搗蒜,覺得如果要老公洗碗,大家也會用的伎倆。
朋友的老公抬起頭來,聽到了這話,邏輯告訴他,要幫老婆找到解答的方法。於是他想了想回答:「那你為什麼不戴手套呢?」
我們這群女人聽了後個個傻眼,回到家後我也如法炮製的問老公同樣的問題,他倒是稍微有點不同:老公打開洗碗槽下方的儲藏櫃,拿出一雙橡膠手套,自以為很貼心的遞過來說:「買了手套為什麼不用呢?」
後來我發現,女人說話,重點往往是那話沒有說出來的部分;男人則就字面上看到重點,其他多的沒有。
除此之外,我發現男人還很「原始生物」。
前些日子我吃東西的時候,不小心咬斷了兩顆牙齒。在上額的還可以補救,醫生把那斷了一半的牙齒鋸短,以後咀嚼就不容易用到那顆「危牙」。但是下額那顆就是個大工程了,因為那顆斷牙的前面已經是個空洞了,空洞的後面又要拔掉,除了植牙,沒有別的補救辦法。那天醫生看了不到五分鐘只說了句:「這要植牙,而且是兩顆。」
吃了三天的消炎藥之後,我乖乖的躺上牙醫手術台,一次就搞定,果然如我之前預期的:當晚除了疼痛難耐,下額有開始腫大的跡象。根據上次植牙的經驗,開刀到消腫大約要一個星期的時間,於是我前一天就買好大量的食材,打算這幾天都閉關在家,直到臉恢復正常。到了第三天左右,有位朋友寄信過來,邀請我到她家裡吃飯。由於她是用英文寄信,所以我也用英文回她,大意是我剛植兩顆牙,而且很腫—I just had 2 implants and very swelling。
幾天後另一位同時被邀請的朋友打電話過來,聊了一會後,他問:「那天怎麼沒有去吃飯?」
我記得那天信是回覆給所有被邀請的客人,所以他應該知道我植牙。
「沒看到我回的信嗎?我做了implants 啊!」我回他。
「我看到了,做implants 還是要吃飯啊!」他說。
我想他可能沒做過植牙,不知道那會痛很久,臉會腫很大。於是耐著性子解釋:「我做兩顆耶!」
他回得更快:「當然要做兩顆啊!」
我心想:「這是什麼理論?那有植牙非得一次植兩顆的!」
但是還是繼續跟他解釋:「我腫很大耶!」
他想也不想地說:「腫是一定會的,但是跟你吃飯有什麼關係?」
這下我來氣了,覺得這人也太沒有同情心了,臉腫那麼大怎麼出去?
於是我提高了聲音問他:「臉腫得像半個本壘板怎麼出去?」
他停了一會兒,才囁嚅的說:「啊?你不是去做隆乳哦?」
我這時才想到,植牙和隆乳英文都是 implant,而且一次植兩顆的人大概不多,但是會一下子往那個方向聯想的,大概只有男人才如此「原始」。
男人和女人真的是兩種不同的生物,我終於了解要跟男人溝通,除了要說清楚、講明白以外,最重要的是,你用的詞彙,沒有雙重含義。
其實從書名也可以看出大意,我也知道男人思考偏重邏輯;女人注重感情,所以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,站著翻一翻,看了幾頁之後並沒有外借的興趣。因為發生在我周圍朋友、或是自己身上就可以證明:男性和女性真的是兩個星球的生物。
有一位朋友老公是位頭腦非常好的學者,他最大的興趣就是做數理方面的研究,所以任何事情以邏輯方法思考是很正常的。有天朋友在做了一堆家事後精疲力盡,洗碗時發現手上不知什麼時候開了一個傷口,和著洗碗精和熱水,那傷口隱隱作痛。
朋友心想:老娘家事做了一天,你好歹也幫忙洗洗碗吧!
於是朋友以非常小女人的口氣跟老公說:「你看,我的手都破皮了,這樣洗碗很痛耶!」
當場聽到這句話的女人們都點頭如搗蒜,覺得如果要老公洗碗,大家也會用的伎倆。
朋友的老公抬起頭來,聽到了這話,邏輯告訴他,要幫老婆找到解答的方法。於是他想了想回答:「那你為什麼不戴手套呢?」
我們這群女人聽了後個個傻眼,回到家後我也如法炮製的問老公同樣的問題,他倒是稍微有點不同:老公打開洗碗槽下方的儲藏櫃,拿出一雙橡膠手套,自以為很貼心的遞過來說:「買了手套為什麼不用呢?」
後來我發現,女人說話,重點往往是那話沒有說出來的部分;男人則就字面上看到重點,其他多的沒有。
除此之外,我發現男人還很「原始生物」。
前些日子我吃東西的時候,不小心咬斷了兩顆牙齒。在上額的還可以補救,醫生把那斷了一半的牙齒鋸短,以後咀嚼就不容易用到那顆「危牙」。但是下額那顆就是個大工程了,因為那顆斷牙的前面已經是個空洞了,空洞的後面又要拔掉,除了植牙,沒有別的補救辦法。那天醫生看了不到五分鐘只說了句:「這要植牙,而且是兩顆。」
吃了三天的消炎藥之後,我乖乖的躺上牙醫手術台,一次就搞定,果然如我之前預期的:當晚除了疼痛難耐,下額有開始腫大的跡象。根據上次植牙的經驗,開刀到消腫大約要一個星期的時間,於是我前一天就買好大量的食材,打算這幾天都閉關在家,直到臉恢復正常。到了第三天左右,有位朋友寄信過來,邀請我到她家裡吃飯。由於她是用英文寄信,所以我也用英文回她,大意是我剛植兩顆牙,而且很腫—I just had 2 implants and very swelling。
幾天後另一位同時被邀請的朋友打電話過來,聊了一會後,他問:「那天怎麼沒有去吃飯?」
我記得那天信是回覆給所有被邀請的客人,所以他應該知道我植牙。
「沒看到我回的信嗎?我做了implants 啊!」我回他。
「我看到了,做implants 還是要吃飯啊!」他說。
我想他可能沒做過植牙,不知道那會痛很久,臉會腫很大。於是耐著性子解釋:「我做兩顆耶!」
他回得更快:「當然要做兩顆啊!」
我心想:「這是什麼理論?那有植牙非得一次植兩顆的!」
但是還是繼續跟他解釋:「我腫很大耶!」
他想也不想地說:「腫是一定會的,但是跟你吃飯有什麼關係?」
這下我來氣了,覺得這人也太沒有同情心了,臉腫那麼大怎麼出去?
於是我提高了聲音問他:「臉腫得像半個本壘板怎麼出去?」
他停了一會兒,才囁嚅的說:「啊?你不是去做隆乳哦?」
我這時才想到,植牙和隆乳英文都是 implant,而且一次植兩顆的人大概不多,但是會一下子往那個方向聯想的,大概只有男人才如此「原始」。
男人和女人真的是兩種不同的生物,我終於了解要跟男人溝通,除了要說清楚、講明白以外,最重要的是,你用的詞彙,沒有雙重含義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