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話的對象
每個人一生中都會與各式各樣的人接觸,就算再怎麼遁世離群的人,也免不了要下山買東西、生活用品,跟店家打交道。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在塵世的凡夫俗子。一天中開口說話的對象,除了共同生活的家人、每天見面的同事同學、哈拉的朋友,可說是各種人都有。
話人人會說,但是說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,要說的讓人家看到你就想跟你聊上幾句,或是打從心裡就喜歡待在你旁邊,聽你說話,那不只是一張嘴的功夫,更重要的是說話的人,散發出來的氛圍。而聽我們說話的對象也不是每個人,每個話題都可以搭上線的。
比如說:當你在傷心難過,需要的是有人安靜的聽,而不是對方毫無憐憫的一句:「我告訴過你了!」
或是當你有喜悅的消息要分享,希望有人跟你一齊興奮的又叫又跳,而不是對方冷冷地拋來一句:「那有什麼?我聽過的××× 比這個還厲害。」
這樣的排頭吃了幾次,我們就會歸納出哪些人可以說心裡的祕密,那些人能跟你談學問,那些人能幫你解決問題。不需要複雜的人際關係,甚至我們自己的親人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,被列入不同的話題對象。
爸爸就是典型老一輩的「愛之深,責之切」款。他表達關心或是擔憂的方式,必定是先生氣,然後責備。比如我們感冒了,他會又急又氣的罵我們為什麼不多穿衣服;當我們在外面受委屈了,他會指責我們不該如何如何,要是情況嚴重的,甚至會暴跳如雷。有時安撫他的情緒,比原本發生的事件還要累人,所以我們對爸爸說的話題,向來是報喜不報憂。
哥哥和嫂嫂則是「嘴賤心腸好」款。前一陣子我做什麼事都不順,常常白跑好幾次的路,還一事無成、人際關係方面也是吃力不討好,或是被颱風尾掃到、吸塵器吸到一半電線燒斷、微波爐的手把被我扳斷、車子的電池沒電、手機不小心掉出口袋,眼睜睜的看著它一路掉落岩石階梯,鏡面著地;然後是牙肉發炎,上下左右各一邊,檢查的結果是兩顆牙齒被我咬斷,上面的可以補救,但是下面的要植牙,而且是一次兩顆。
對接踵而來的狀況,已經到了自己都沒辦法說服自己:「這是人生的考驗。」
有次我跟一位對命理有研究的朋友聊天,跟她吐完苦水後,開玩笑地問她:「你趕快幫我看看,我是不是卡陰了?」
幾天後我打電話回台灣,接電話的是嫂嫂,於是我跟她聊起了過去發生的這些事。她本來正在吃飯,有一句沒一句的搭,後來說到找朋友幫我看有沒有卡陰,她頓時整個人精神來了,很興奮地問:「有沒有?有沒有?」
我接著說:「我的這位朋友呢…」
我想嫂嫂不認得我的朋友,總要先解釋一下,給接下來的情節鋪陳。她聽我說了幾句,然後很不耐煩的打斷我。
「好了,講重點,到底有沒有?」她的口氣非常急促。
「聽說我這幾個月的運勢就是如此:傷官空亡…」我回答。
「蛤?沒有啊?」她突然失去了活力。
「怎麼妳聽起來好像很失望?」我揶揄她。
「哈哈哈哈,我有嗎?」她笑得連我都感覺到話筒在顫動。
後來哥哥接過話筒,我跟他說到要植兩顆牙。
「我的臉可能會腫成 A4 的紙那麼大…」我哀怨地說。
「是 A3 的紙吧? A4 不夠大。」他和嫂嫂的笑聲回音在客廳和飯廳之間來回震盪。
他們嘴上這樣說,但是如果發生嚴重的事,他們總是兩肋插刀,一點也不馬虎的幫忙。所以被他們這麼一損,我有種苦中作樂的感覺,而這正是我需要排解的方式,跟他們聊完之後,心情反而輕鬆了。
想要跟對方開心的交談,必須先摸清對方的個性,不然你會有股接不下去的感覺。說話的題材因人而異,是一種藝術,當你懂了這個道理之後,如果你是個好相處的人,就會發現跟誰都可以聊;若你是比較有個性的人,就知道哪些人必須避開,在你的話被堵住之前。
話人人會說,但是說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,要說的讓人家看到你就想跟你聊上幾句,或是打從心裡就喜歡待在你旁邊,聽你說話,那不只是一張嘴的功夫,更重要的是說話的人,散發出來的氛圍。而聽我們說話的對象也不是每個人,每個話題都可以搭上線的。
比如說:當你在傷心難過,需要的是有人安靜的聽,而不是對方毫無憐憫的一句:「我告訴過你了!」
或是當你有喜悅的消息要分享,希望有人跟你一齊興奮的又叫又跳,而不是對方冷冷地拋來一句:「那有什麼?我聽過的××× 比這個還厲害。」
這樣的排頭吃了幾次,我們就會歸納出哪些人可以說心裡的祕密,那些人能跟你談學問,那些人能幫你解決問題。不需要複雜的人際關係,甚至我們自己的親人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,被列入不同的話題對象。
爸爸就是典型老一輩的「愛之深,責之切」款。他表達關心或是擔憂的方式,必定是先生氣,然後責備。比如我們感冒了,他會又急又氣的罵我們為什麼不多穿衣服;當我們在外面受委屈了,他會指責我們不該如何如何,要是情況嚴重的,甚至會暴跳如雷。有時安撫他的情緒,比原本發生的事件還要累人,所以我們對爸爸說的話題,向來是報喜不報憂。
哥哥和嫂嫂則是「嘴賤心腸好」款。前一陣子我做什麼事都不順,常常白跑好幾次的路,還一事無成、人際關係方面也是吃力不討好,或是被颱風尾掃到、吸塵器吸到一半電線燒斷、微波爐的手把被我扳斷、車子的電池沒電、手機不小心掉出口袋,眼睜睜的看著它一路掉落岩石階梯,鏡面著地;然後是牙肉發炎,上下左右各一邊,檢查的結果是兩顆牙齒被我咬斷,上面的可以補救,但是下面的要植牙,而且是一次兩顆。
對接踵而來的狀況,已經到了自己都沒辦法說服自己:「這是人生的考驗。」
有次我跟一位對命理有研究的朋友聊天,跟她吐完苦水後,開玩笑地問她:「你趕快幫我看看,我是不是卡陰了?」
幾天後我打電話回台灣,接電話的是嫂嫂,於是我跟她聊起了過去發生的這些事。她本來正在吃飯,有一句沒一句的搭,後來說到找朋友幫我看有沒有卡陰,她頓時整個人精神來了,很興奮地問:「有沒有?有沒有?」
我接著說:「我的這位朋友呢…」
我想嫂嫂不認得我的朋友,總要先解釋一下,給接下來的情節鋪陳。她聽我說了幾句,然後很不耐煩的打斷我。
「好了,講重點,到底有沒有?」她的口氣非常急促。
「聽說我這幾個月的運勢就是如此:傷官空亡…」我回答。
「蛤?沒有啊?」她突然失去了活力。
「怎麼妳聽起來好像很失望?」我揶揄她。
「哈哈哈哈,我有嗎?」她笑得連我都感覺到話筒在顫動。
後來哥哥接過話筒,我跟他說到要植兩顆牙。
「我的臉可能會腫成 A4 的紙那麼大…」我哀怨地說。
「是 A3 的紙吧? A4 不夠大。」他和嫂嫂的笑聲回音在客廳和飯廳之間來回震盪。
他們嘴上這樣說,但是如果發生嚴重的事,他們總是兩肋插刀,一點也不馬虎的幫忙。所以被他們這麼一損,我有種苦中作樂的感覺,而這正是我需要排解的方式,跟他們聊完之後,心情反而輕鬆了。
想要跟對方開心的交談,必須先摸清對方的個性,不然你會有股接不下去的感覺。說話的題材因人而異,是一種藝術,當你懂了這個道理之後,如果你是個好相處的人,就會發現跟誰都可以聊;若你是比較有個性的人,就知道哪些人必須避開,在你的話被堵住之前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