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

臉書

臉書真是這個世紀偉大的產物之一。至少對有表現欲的人來說,這是一個以你為主角的舞台,只要你喜歡,從每日三餐或是隨時想到的碎碎念,都可以當成一條主題發表在版面。

最常見的是主人貼出遊覽各地的美食、美景,或是對時事的評論。其實在修圖軟體這麼發達的世紀,連化妝都可以省了,貼的照片可以修的無懈可擊。對時事的評論,其實也是各地收集的資訊,加上一點自己的意見,就可以洋洋灑灑的發表一大篇。

剛開始用臉書的時候,我也會貼些美美的照片,或是寫些風花雪月的詩句。充其量也只是滿足小我的虛榮,畢竟真實生活的我只是個平凡的家庭主婦,放上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文學,會讓我暫時忘記爐子上正在燒的白菜燉肉。

臉書看久了,慢慢也看出了心得,那就是:別太相信臉書的東西,眼見不一定為憑。

要知道,臉書是放上去給大家看的,是不是真相是一回事,至少是版主希望別人怎麼看自己的形象。

舉例來說,有個朋友常常放他去各地享受美食的照片,有次我留言表示這些食物看起來真美味。他也很熱情的回覆:下次回台灣,我帶你從頭吃一遍。

他大概沒料到我幾乎每年都會回台灣,為了要讓他展現誠意,下飛機的第二個禮拜我就通知他:我回來了!出來吃個飯吧!。

結果待在台灣將近兩個月,我在臉書上千呼萬喚,就是不見他的回應,宛如人間蒸發了。

另外就是對時事的評論。記得前些時候台灣發生一件軍人被長官凌虐至死的事件,事件發生之後,大眾群起攻之,把所有有關聯的長官都人肉搜索出來,連他們私人社交生活都攤在陽光下檢視。為了教訓手下士兵而鬧出人命當然要透過司法程序審判,這是不容置喙的。但是在臉書上義憤填膺的叫囂,和其他人的連聲附和,讓我有種牆倒眾人推的感覺。鬧出人命是件難以弭補的罪行,但是如果我們自己被放在同樣的環境下,誰能保證當時自己會站出來保護同袍,而不擔心事後被修理的命運?這些在言語上情緒化的攻擊對當事人家屬,是不是也造成某種程度的凌遲?那跟那些軍官做的事有什麼兩樣?

與其說臉書能展現一個人的真實個性,不如說是個人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。那麼說來,也許臉書上沒放的、沒寫的,才是版主的真實模樣?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