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情欺騙
念國中的時候,我被分到一個超級升學班。
在那個體罰普遍的年代,每天被打得靑一塊,紫一塊是很正常的事。我的班導師是個心情陰晴不定,又帶點虐待狂的男老師,我從來不知道他今天會拿什麼事來修理我們:書包裡的小說、當天的報紙、忘了繳班費、教室垃圾沒倒…。可以想像,我們這些成績後段的學生,除了考卷分數沒達到標準,這些「打手心、罰站」的基本招數以外,最令人生畏的是,當他忽然暴怒起來時,我們身上的每個部位都有可能成為他下手的目標。
那時坐我後面有一個身材瘦小的女孩,成績也不出色,常常跟我一起列隊出去接受處罰。每個班都有所謂的小團體,她因為非常安靜,成績又不好,總是獨來獨往。
有一次她忘了繳回一張重要的單子,老師把她叫上台,拿起點名板,劈里啪啦往她臉上連甩了幾個耳光。她雙頰紅腫地走下台,那天她沒開口說一句話,也沒有人過去跟她說話。
第二天我和幾個朋友在分家裡帶來的糖,轉過身去隨手就在她的桌上放了幾顆,她很高興地說了聲謝謝,後來我們偶而會聊幾句。
那時我跟幾個愛玩的女孩走得比較近,因為被修理的原因都是一樣,自然培養起了革命情感,對那個安靜的女同學,我那時覺得只是打招呼的程度,連談得來都稱不上。有一天午休完我從外面跟朋友回來,看到桌上留了張小紙條,細小的筆跡寫著:妳這個騙子!
我認得這個筆跡,因為我們常常前後同學交換改考卷。轉過頭去,看到一雙充滿仇恨的眼睛,透過厚重的鏡片,陰暗的瞪著我。
自從那次她當眾被老師羞辱之後,她的成績突飛猛進,很快地擠進了穩進前三志願的名單,老師當然也就不再拿她開刀,但是我還是常常叫出列被修理,每當我走回座位,總是聽到身後傳來的冷笑聲。
前幾天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件,大意是他很喜歡我的文章,希望我能跟他聯絡,好好聊聊我的想法。這種看起來無害的信件,於是我把他的留言保存在部落格文章裡,接下來又收到一封希望我能看看他的部落格的信。我一點閱,這下可好了,一堆垃圾郵件開始進入我的帳號,全都是要賣我車子的廣告。當下我把他的留言刪除,並標為網路詐騙。當時我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,那些真誠的話,原來是利用我的信任而達到目的幌子。
那天午休回來收到那張紙條的時候,有一種「莫名其妙」的感覺,我什麼都沒做,怎麼就成了個騙子?現在想想,是那位女同學和我認知上的差距。她需要朋友的時候,以為我伸出了援手,就在她覺得可以相信我的時侯,我卻棄她而去,成了欺騙友誼的小人。那些給她的糖果,變成廉價的同情,也許好幾次她等我邀她中午一起吃飯,我卻拿了便當走向其他女孩?
也許在某種程度上,我真的傷害了她的感情,以至於演變出她幸災樂禍的心態?
那位留言的先生,其實只是太想做生意了。把他的留言刪除之後,他還是試著不斷跟我聯絡。我很想回他:我對買車沒興趣,不要再寄信給我了。也許當初保留他留言的時候,是否也給了他一個「對他生意有興趣」的錯覺?
在那個體罰普遍的年代,每天被打得靑一塊,紫一塊是很正常的事。我的班導師是個心情陰晴不定,又帶點虐待狂的男老師,我從來不知道他今天會拿什麼事來修理我們:書包裡的小說、當天的報紙、忘了繳班費、教室垃圾沒倒…。可以想像,我們這些成績後段的學生,除了考卷分數沒達到標準,這些「打手心、罰站」的基本招數以外,最令人生畏的是,當他忽然暴怒起來時,我們身上的每個部位都有可能成為他下手的目標。
那時坐我後面有一個身材瘦小的女孩,成績也不出色,常常跟我一起列隊出去接受處罰。每個班都有所謂的小團體,她因為非常安靜,成績又不好,總是獨來獨往。
有一次她忘了繳回一張重要的單子,老師把她叫上台,拿起點名板,劈里啪啦往她臉上連甩了幾個耳光。她雙頰紅腫地走下台,那天她沒開口說一句話,也沒有人過去跟她說話。
第二天我和幾個朋友在分家裡帶來的糖,轉過身去隨手就在她的桌上放了幾顆,她很高興地說了聲謝謝,後來我們偶而會聊幾句。
那時我跟幾個愛玩的女孩走得比較近,因為被修理的原因都是一樣,自然培養起了革命情感,對那個安靜的女同學,我那時覺得只是打招呼的程度,連談得來都稱不上。有一天午休完我從外面跟朋友回來,看到桌上留了張小紙條,細小的筆跡寫著:妳這個騙子!
我認得這個筆跡,因為我們常常前後同學交換改考卷。轉過頭去,看到一雙充滿仇恨的眼睛,透過厚重的鏡片,陰暗的瞪著我。
自從那次她當眾被老師羞辱之後,她的成績突飛猛進,很快地擠進了穩進前三志願的名單,老師當然也就不再拿她開刀,但是我還是常常叫出列被修理,每當我走回座位,總是聽到身後傳來的冷笑聲。
前幾天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件,大意是他很喜歡我的文章,希望我能跟他聯絡,好好聊聊我的想法。這種看起來無害的信件,於是我把他的留言保存在部落格文章裡,接下來又收到一封希望我能看看他的部落格的信。我一點閱,這下可好了,一堆垃圾郵件開始進入我的帳號,全都是要賣我車子的廣告。當下我把他的留言刪除,並標為網路詐騙。當時我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,那些真誠的話,原來是利用我的信任而達到目的幌子。
那天午休回來收到那張紙條的時候,有一種「莫名其妙」的感覺,我什麼都沒做,怎麼就成了個騙子?現在想想,是那位女同學和我認知上的差距。她需要朋友的時候,以為我伸出了援手,就在她覺得可以相信我的時侯,我卻棄她而去,成了欺騙友誼的小人。那些給她的糖果,變成廉價的同情,也許好幾次她等我邀她中午一起吃飯,我卻拿了便當走向其他女孩?
也許在某種程度上,我真的傷害了她的感情,以至於演變出她幸災樂禍的心態?
那位留言的先生,其實只是太想做生意了。把他的留言刪除之後,他還是試著不斷跟我聯絡。我很想回他:我對買車沒興趣,不要再寄信給我了。也許當初保留他留言的時候,是否也給了他一個「對他生意有興趣」的錯覺?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