豁達的花費
高中畢業來美國的時候,我申請的學校和姊姊在不同的州。爸爸怕我一個人單身在異地,沒有人照顧,於是給我足夠的緊急預備金,以防不時之需。
「這些是我辛苦賺來的,你可別浪費了!」爸爸在臨行前,很鄭重地說。
第一年因為住學校宿舍,除了學費和食宿費,唯一的額外開銷就是周末跟幾個同學,坐地鐵到紐約的唐人街逛逛,吃飲茶餐點,買中文書報。
後來搬出來在靠近車站的地方,跟著幾個學姊學長合租一層樓,每天大家搶用浴室和廚房,連電話線都是共用的。誰先接起電話,若聽到不是找自己的,往房門外大喊一聲就是了。反正新搬進來的人,有什麼就用什麼,費用大家一起分攤,這樣一來,老舊房客都皆大歡喜。
「錢還夠不夠用啊?」爸爸總在電話那一頭問,然後再加上一句:「可別亂花!」
我一手拿著話筒,一手調著電視天線,以便找到一個不受干擾的頻道。運氣好的話,這個不知道是第幾手的小電視,能夠讓我美美的看上兩個小時的節目。
「嗯,沒有亂花。」我回答。
畢業後開始上班,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,才發現一般美國人在金錢的消費上,是相當闊氣的,尤其在享受這方面。
那時一個年紀小我五、六歲的女孩比我晚一年進公司,從打工開始做起。她的體質屬於易胖型,於是一天到晚嚷著減肥。她聽說一種高蛋白減肥法,只要不碰任何澱粉、青菜和水果,就能在短時間立即見效。這對於無肉不歡的她,那還是減肥呢?根本就是享樂!於是她每天還沒進公司,就先直奔街上轉角處的麥當勞,買一份豪華漢堡早餐。她一打開紙袋,就把夾著漢堡肉的上下兩片麵包丟進垃圾桶,只吃中間那團絞肉,和黃澄澄的炒蛋,及附贈的咖啡。這樣一連過了幾天,我幫她算算,她起碼丟了一袋子的麵包。
「你若不吃那麵包,留給我好了。」後來我們熟了,有天我這麼說。
「好啊!反正我也是要丟掉的。」她很乾脆地說。
就這樣,每天早上接過那兩片麵包,我就塗上從家裡帶來的果醬,一份早餐把兩個人同時餵飽了。
進入夏天以後,她除了早上外食,連晚餐都是從公司附近的餐廳帶回去。
「我不喜歡大熱天的還待在廚房做飯。」有次她這麼說。
「我每星期付50元給餐廳,五天的晚餐就有著落了,這可是個划算的交易!」她很滿意自己的精打細算。
有次聽到她打電話,為每兩個星期的指甲美容約時間。指甲和除毛,是這個國家女人最重要的身體護理,就像台灣女人定期上美容院洗頭一樣普遍。她每次打電腦,總是十指完全伸直,用指頭肉慢慢地按下每一顆鍵,而不是手指垂直成90度,一方面是指甲太長,另一方面是指甲油容易脫落。
有次我問她要維持那麼漂亮的指甲,得花多少錢。
「才20元,很便宜的。我通常是腳指甲一起做,全部才30元。」她從皮包掏出那家美容院的名片給我。
我把名片塞進抽屜的一角。記得最近一次去指甲店是我婚禮的前一天,在一間坐滿人的指甲店裏,手上的漆還沒全乾就被韓國老闆催著付錢,因為婚紗的裙襬很長連鞋子都看不到,我還拒絕了手腳全套的服務。
後來換了公司,我的經理是一位跟我同年,正在準備婚禮的時髦都會女強人。她那時每天興沖沖的跟我們報告她的婚禮準備進度,包括請了多少客人、為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訂了多少旅館房間、用十人的樂團再加上DJ 、過了午夜還有早餐的服務…。
同時她也在布置新房,打算蜜月一度完就搬進去。
「我們預訂了明年才會上市的吉普車,到夏天就可以開到新買的海邊別墅了。」她喜孜孜的說。
後來聽到她偶而在電話裡,跟未婚夫為了婚禮的預算起爭執。有次她放下話筒,怒氣沖沖的說:「莫名其妙,又不是只有他一個人為了婚禮借錢,我也貸款了,怎麼多買一件禮服他就有那麼多意見?」
我和另一位女同事決定照中國人的習慣,送禮金最實惠。因為婚禮當天沒有人負責收錢,於是我們在辦公室就把錢先給她。當她打開信封,看到幾百元的現金,開心的當場給我們兩個人大大的擁抱,然後打電話給未婚夫,興奮的說:「我的同事剛剛送了禮金給我,這下我可以付那套禮服了!」
後來聽說在婚禮上,她換的第六套禮服就是用我們的禮金買的。
幾年前有天心血來潮,打電話給以前的同事聊天,她問起我有沒有聽說那個打工女孩的消息。
「發生了什麼事嗎?」我知道她那時有個要好的男朋友,兩個人正考慮結婚的事。
「聽說她為了買新車,於是製造假車禍,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,後來被查出來,現在不知去向。」同事說。
我有時很佩服美國人的消費精神,那跟我從小被灌輸「未雨綢繆」的觀念,根本是背道而馳的兩種想法。那時看到同事每天亮麗的出場,不曾為今晚的飯桌上要煮什麼而傷腦筋,一到周末就往海邊別墅跑,非把嫩粉色的皮膚曬成古銅色的才回來上班,家裡的裝潢擺設根本就是生活雜誌的翻版,高貴而典雅,我不禁想:「也許這才是生活的態度?」
如今已過了好幾年,我們還是每天爲了孩子的花費傷腦筋,想著要如何在日常開銷裏,擠出額外的差額,好回台灣過暑假。前幾天從車廠開回新買的二手車時,回到家把車停在車道上時,我忽然想,那打工的女孩在做指甲、吃餐廳的時候,不知道有沒有考慮過,她有一天可能須要換一部車。還是她心裡想的是:「在不久的婚禮上,我要換幾套禮服呢?」
「這些是我辛苦賺來的,你可別浪費了!」爸爸在臨行前,很鄭重地說。
第一年因為住學校宿舍,除了學費和食宿費,唯一的額外開銷就是周末跟幾個同學,坐地鐵到紐約的唐人街逛逛,吃飲茶餐點,買中文書報。
後來搬出來在靠近車站的地方,跟著幾個學姊學長合租一層樓,每天大家搶用浴室和廚房,連電話線都是共用的。誰先接起電話,若聽到不是找自己的,往房門外大喊一聲就是了。反正新搬進來的人,有什麼就用什麼,費用大家一起分攤,這樣一來,老舊房客都皆大歡喜。
「錢還夠不夠用啊?」爸爸總在電話那一頭問,然後再加上一句:「可別亂花!」
我一手拿著話筒,一手調著電視天線,以便找到一個不受干擾的頻道。運氣好的話,這個不知道是第幾手的小電視,能夠讓我美美的看上兩個小時的節目。
「嗯,沒有亂花。」我回答。
畢業後開始上班,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,才發現一般美國人在金錢的消費上,是相當闊氣的,尤其在享受這方面。
那時一個年紀小我五、六歲的女孩比我晚一年進公司,從打工開始做起。她的體質屬於易胖型,於是一天到晚嚷著減肥。她聽說一種高蛋白減肥法,只要不碰任何澱粉、青菜和水果,就能在短時間立即見效。這對於無肉不歡的她,那還是減肥呢?根本就是享樂!於是她每天還沒進公司,就先直奔街上轉角處的麥當勞,買一份豪華漢堡早餐。她一打開紙袋,就把夾著漢堡肉的上下兩片麵包丟進垃圾桶,只吃中間那團絞肉,和黃澄澄的炒蛋,及附贈的咖啡。這樣一連過了幾天,我幫她算算,她起碼丟了一袋子的麵包。
「你若不吃那麵包,留給我好了。」後來我們熟了,有天我這麼說。
「好啊!反正我也是要丟掉的。」她很乾脆地說。
就這樣,每天早上接過那兩片麵包,我就塗上從家裡帶來的果醬,一份早餐把兩個人同時餵飽了。
進入夏天以後,她除了早上外食,連晚餐都是從公司附近的餐廳帶回去。
「我不喜歡大熱天的還待在廚房做飯。」有次她這麼說。
「我每星期付50元給餐廳,五天的晚餐就有著落了,這可是個划算的交易!」她很滿意自己的精打細算。
有次聽到她打電話,為每兩個星期的指甲美容約時間。指甲和除毛,是這個國家女人最重要的身體護理,就像台灣女人定期上美容院洗頭一樣普遍。她每次打電腦,總是十指完全伸直,用指頭肉慢慢地按下每一顆鍵,而不是手指垂直成90度,一方面是指甲太長,另一方面是指甲油容易脫落。
有次我問她要維持那麼漂亮的指甲,得花多少錢。
「才20元,很便宜的。我通常是腳指甲一起做,全部才30元。」她從皮包掏出那家美容院的名片給我。
我把名片塞進抽屜的一角。記得最近一次去指甲店是我婚禮的前一天,在一間坐滿人的指甲店裏,手上的漆還沒全乾就被韓國老闆催著付錢,因為婚紗的裙襬很長連鞋子都看不到,我還拒絕了手腳全套的服務。
後來換了公司,我的經理是一位跟我同年,正在準備婚禮的時髦都會女強人。她那時每天興沖沖的跟我們報告她的婚禮準備進度,包括請了多少客人、為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訂了多少旅館房間、用十人的樂團再加上DJ 、過了午夜還有早餐的服務…。
同時她也在布置新房,打算蜜月一度完就搬進去。
「我們預訂了明年才會上市的吉普車,到夏天就可以開到新買的海邊別墅了。」她喜孜孜的說。
後來聽到她偶而在電話裡,跟未婚夫為了婚禮的預算起爭執。有次她放下話筒,怒氣沖沖的說:「莫名其妙,又不是只有他一個人為了婚禮借錢,我也貸款了,怎麼多買一件禮服他就有那麼多意見?」
我和另一位女同事決定照中國人的習慣,送禮金最實惠。因為婚禮當天沒有人負責收錢,於是我們在辦公室就把錢先給她。當她打開信封,看到幾百元的現金,開心的當場給我們兩個人大大的擁抱,然後打電話給未婚夫,興奮的說:「我的同事剛剛送了禮金給我,這下我可以付那套禮服了!」
後來聽說在婚禮上,她換的第六套禮服就是用我們的禮金買的。
幾年前有天心血來潮,打電話給以前的同事聊天,她問起我有沒有聽說那個打工女孩的消息。
「發生了什麼事嗎?」我知道她那時有個要好的男朋友,兩個人正考慮結婚的事。
「聽說她為了買新車,於是製造假車禍,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,後來被查出來,現在不知去向。」同事說。
我有時很佩服美國人的消費精神,那跟我從小被灌輸「未雨綢繆」的觀念,根本是背道而馳的兩種想法。那時看到同事每天亮麗的出場,不曾為今晚的飯桌上要煮什麼而傷腦筋,一到周末就往海邊別墅跑,非把嫩粉色的皮膚曬成古銅色的才回來上班,家裡的裝潢擺設根本就是生活雜誌的翻版,高貴而典雅,我不禁想:「也許這才是生活的態度?」
如今已過了好幾年,我們還是每天爲了孩子的花費傷腦筋,想著要如何在日常開銷裏,擠出額外的差額,好回台灣過暑假。前幾天從車廠開回新買的二手車時,回到家把車停在車道上時,我忽然想,那打工的女孩在做指甲、吃餐廳的時候,不知道有沒有考慮過,她有一天可能須要換一部車。還是她心裡想的是:「在不久的婚禮上,我要換幾套禮服呢?」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