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

孤立的恐懼

有次跟一位朋友同桌吃飯,因為我們的女兒同年,於是很自然地談到彼此的孩子在學校的情形。

「你女兒學校五年級有校外旅行嗎?」朋友問了一句。
「沒有耶…」女兒已經六年級了,我不記得她去年有任何過夜的學校活動。
「應該是八年級才有過夜的畢業旅行吧?」我問她。
「是啊!我還跟今年上八年級的兒子說,你最好趕快找到幾個朋友,以便畢業旅行時候跟你同房。」她很認真的說。
朋友是在美國出生,受當地教育的華人,她對孩子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視,就像所有的父母一樣,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幾個談得來的朋友,不至於在學校成為獨行俠。當女兒還小的時候,我帶她參加學校的女童軍團。團裡大約有十二個小女生,我自願與其他兩位媽媽帶團,以便有機會學習美國女童軍的宗旨。

剛開始不外乎是做些勞作、賣賣小餅乾、參加附近店家活動。過了一陣子大家都熟了,有次她們放起熱門音樂,除了女兒以外,全部的女孩動作劃一的跳起舞來。很明顯那是一首非常受歡迎的歌,在各電視頻道的強力放送下,她們對歌曲和舞蹈節奏都耳熟能詳。我們平常不看電視,所以對這些事完全沒有知覺。女兒就像個過路人,站在後面看著那群女孩跳完整首歌。過了幾個禮拜,其中的一位媽媽自願給女童軍做啦啦隊的訓練舞蹈,所有的家長都為他們的女兒報名參加。
「啦啦隊跟女童軍有什麼關聯嗎?」我私下問一位比較熟的媽媽。
「我也不知道,不過她的好朋友都要參加,她也就一起報名了,你總不希望女兒被孤立吧?」那媽媽回答。
我找不到一個必須加入的理由,更看不到女童軍的精神何在,於是連原本的童軍團都退出了。

每個人都希望有自己隸屬的團體,不論你是屬於哪個宗教、政治、文化,那團體提供給我們一個安全感。只要遵守這團體的基本準則,做大多數人做的事,就錯不了。就算錯了,也是大家一起錯,不礙事的。

年輕的時候,我也怕被團體拒絕,而勉強自己做大家都做的事。為什麼會做自己不喜歡的事?說到底就是怕被孤立。後來發現,為了一時的安心而做的事,事後要花雙倍的力量,對抗自己心靈的質問,這種情形久了,一旦當我面對不同的抉擇,總會先問:「你確定這是你要的嗎?」
發現這幾乎成了我的私人水晶球,每當我這麼問,答案就呼之欲出。漸漸的,除非逼不得已,我很少勉強做自己不喜歡的事,就算當場看起來格格不入,事後我的心是平靜的,面對大眾只是一時,自己的心卻是一直跟著你。

忘記在哪本書裡看過有位作者這麼寫著:當你可以享受一個人吃飯、過活,而不在意他人的眼光,你就完全的自由了。
那是很高的心靈境界,以我現有的智慧離那還很遙遠,這輩子不知道能不能達成。我不期望得到心靈的完全自由,但是在不被大眾的影響下,我希望終有一天,那孤立的恐懼,能完全被心靈的平靜取代。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