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錢不如有人
最近讀了上野千鶴子女士所寫的「一個人的老後」男人版。我沒有看過女人版,不過應該是很受大眾歡迎,所以又接著出男人版。作者是一位社會學博士,以她單身而且專長於女性學的身分來談論,男女老後可能面對獨自生活的問題,可說是分析得非常精闢。這是總有一天將要步入老年的每個人,都會遇到的現實。
根據上野女士的調查,老女人比老男人更能適應單身生活。這跟女人從年輕的時候就打理家庭生活有關。當然老男人一旦必須自己獨自生活,從頭學習處理家庭瑣事也可以,但是老女人比較願意入住老人院,或花錢請特別看護;老男人則傾向要求自己的親人做看護的工作。理由不外乎是不喜歡家裡有陌生人進出,或是拒絕讓外人碰觸自己的身體。當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,家人做看護可以省下一筆費用。
如果經濟情況不允許,也許要求配偶或是孩子是不得已的辦法。但是有些老人有錢卻不願意花錢請看護,而讓自己的子女或老伴蠟燭兩頭燒,實在讓人想不通。有位我認識的長者,年輕的時候攢下一大筆錢,子女也各自成家,但是老父就是不願意請人照顧他太太,每天看他佝僂的推著太太的輪椅,帶她出門。太太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臥床,翻身與清理的工作也是先生來做。老夫婦的年紀都差不多,這樣「老老相護」,其實安全性很令人擔心。
也有的老人把錢都藏在自己身邊,似乎這樣才安心。我認識一位長者,年輕的時候是呼風喚雨的老闆,現金股票不動產都在自己名下,如今他行動不便,出入都要人牽扶,還是不願意花自己的一毛錢請看護,要子女們分攤費用。我不懂的是,他的錢就算捨不得給別人,也不願意花在自己身上,錢沒有發揮它的功用,不就成了廢紙嗎?記得那位長者跟他的太太說:「錢不要一次給孩子,全給光了以後就沒人要理你了。」如此看來,他是以一個人財產多寡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,難怪他要把錢全部留在身邊。
爸爸很喜歡去澳門,但是媽媽沒有興趣,哥哥又忙,於是爸爸常常一個人提著行李出發。他通常待在那五、六天,期間他會找大陸的親戚來澳門陪他,費用都是爸爸出。有次那親戚有事不能過來,爸爸幾天下來找不到人說話,也許是悶得慌了,有次吃飯的時候,看到別桌有個單身女人也在吃飯。
「妳要不要過來一起吃?我請客。」他對那女人說。
那女人聽得樂了,馬上移過來,點了一桌菜。
就這樣兩個陌生人對坐,有一搭沒一搭的吃起飯來,剩下來的菜她還打包帶走。
「謝謝妳陪我一起吃飯。」爸爸吃完飯後,付了錢說完這句就離開了。
他當然知道,那女人是看在錢的份上才跟他坐在一起的,但是那又怎樣呢?錢不能跟你做伴啊!
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,不用花錢就有人主動陪你,比如自己的家人,或是談得來的朋友。但是當你兩樣都沒有,唯一有的就是錢的時候,除非你寧願看著銀行存摺發呆,不然那本子上再多的零,都填滿不了生命中的空虛。
根據上野女士的調查,老女人比老男人更能適應單身生活。這跟女人從年輕的時候就打理家庭生活有關。當然老男人一旦必須自己獨自生活,從頭學習處理家庭瑣事也可以,但是老女人比較願意入住老人院,或花錢請特別看護;老男人則傾向要求自己的親人做看護的工作。理由不外乎是不喜歡家裡有陌生人進出,或是拒絕讓外人碰觸自己的身體。當然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,家人做看護可以省下一筆費用。
如果經濟情況不允許,也許要求配偶或是孩子是不得已的辦法。但是有些老人有錢卻不願意花錢請看護,而讓自己的子女或老伴蠟燭兩頭燒,實在讓人想不通。有位我認識的長者,年輕的時候攢下一大筆錢,子女也各自成家,但是老父就是不願意請人照顧他太太,每天看他佝僂的推著太太的輪椅,帶她出門。太太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臥床,翻身與清理的工作也是先生來做。老夫婦的年紀都差不多,這樣「老老相護」,其實安全性很令人擔心。
也有的老人把錢都藏在自己身邊,似乎這樣才安心。我認識一位長者,年輕的時候是呼風喚雨的老闆,現金股票不動產都在自己名下,如今他行動不便,出入都要人牽扶,還是不願意花自己的一毛錢請看護,要子女們分攤費用。我不懂的是,他的錢就算捨不得給別人,也不願意花在自己身上,錢沒有發揮它的功用,不就成了廢紙嗎?記得那位長者跟他的太太說:「錢不要一次給孩子,全給光了以後就沒人要理你了。」如此看來,他是以一個人財產多寡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,難怪他要把錢全部留在身邊。
爸爸很喜歡去澳門,但是媽媽沒有興趣,哥哥又忙,於是爸爸常常一個人提著行李出發。他通常待在那五、六天,期間他會找大陸的親戚來澳門陪他,費用都是爸爸出。有次那親戚有事不能過來,爸爸幾天下來找不到人說話,也許是悶得慌了,有次吃飯的時候,看到別桌有個單身女人也在吃飯。
「妳要不要過來一起吃?我請客。」他對那女人說。
那女人聽得樂了,馬上移過來,點了一桌菜。
就這樣兩個陌生人對坐,有一搭沒一搭的吃起飯來,剩下來的菜她還打包帶走。
「謝謝妳陪我一起吃飯。」爸爸吃完飯後,付了錢說完這句就離開了。
他當然知道,那女人是看在錢的份上才跟他坐在一起的,但是那又怎樣呢?錢不能跟你做伴啊!
當然最理想的狀況是,不用花錢就有人主動陪你,比如自己的家人,或是談得來的朋友。但是當你兩樣都沒有,唯一有的就是錢的時候,除非你寧願看著銀行存摺發呆,不然那本子上再多的零,都填滿不了生命中的空虛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