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貝孩子
在中文學校將近十年,從剛開始的幼兒班,跳到現在的少年兒童混合班,可說是讓我長了不少教育方面的知識。幾乎所有個性的小朋友都接觸過了,這些年下來,我發現同一個家庭裡,兄弟姊妹都會有不同的個性。有時一個安靜的姊姊,身邊會跟個鬼靈精怪的弟弟;或是一個成熟穩重的哥哥,會帶著個坐不住的妹妹。每個人有不同的天性,這是很正常的。但是我發現一個難搞的孩子,幾乎免不了都有個共同點:有一對難搞的父母。
有對兄妹第一天到我們班上試聽,就是被媽媽揣進來的。他們從頭到尾都是趴在桌上,連正眼都不瞧我。這年紀的孩子,如果你跟他硬著來,他下不了台階,肯定會跟我槓上。於是我也不管他們要睡要趴,只要不打擾到上課就行了。當然作為一個老師,我也不能放牛吃草,於是我必須走到他們面前,用手指著問題要他們回答。後來我們分組玩遊戲的時候,那對兄妹其實也玩得挺高興的。正當我認為他們應該會喜歡上中文的時候,有次上課前,那對兄妹吵架,進來的時候我們正在小考,於是我很自然地給了他們考卷,那哥哥直接就趴在桌上,看也不看那考卷。時間一到,我要他們繳回卷子,他還是趴在桌上,假裝沒聽到。
「請你把考卷交上來。」我站在前面等他抬起頭來。
他大力地推開桌子,走到我前面,把考卷甩在我桌上。如果他是我的孩子,我會叫他回去,重新走一遍,可是我不是他父母,管教孩子有老師的界線。我心想,他肯把考卷拿過來,可能已經是很給我面子了,正當我把考卷收好準備上課的時候,發現那考卷被他撕破了。
「我希望下次不要看到你撕我的考卷。」忍住脾氣,這是我唯一想到比較理性的話。
「Fine…」他拖長的音節,讓我忍不住嘆了口氣。
「記住!他不是你的孩子!」這成了每當我想要開口教訓學生,滿腔的怒氣頓時熄滅的定心丸。
我曾經有機會跟他們的父母見面,雖然他們夫妻已經離婚了,但是為了孩子,還是願意坐在一起跟大家開party。那媽媽一開口就是她的孩子如何的不喜歡學中文,以前的老師都不好,沒給他們足夠的啟發和耐心。先生的眼神從頭到尾沒跟太太交流,偶而會翻個白眼,等到太太說完了,他接著說他那兩個孩子沒有什麼朋友,因為常換學校的關係。然後又問我:「他們為什麼上課趴在桌上?」
我一時不知道怎麼接下去,心裡想:「你該去問他們吧?對學校和老師應有的尊重,難道不是家庭教養的一部分嗎?」
有個小男孩特別活潑好動,而且沒辦法等。當我在發東西的時候,他會不停地站起來,跟著我屁股後面問:「我的呢?」直到我說五遍以上的「坐下,我會給你的」。他才安靜下來。我可以感覺,他的父母吃他這一套,只要不停地要,總會要得到。有次我們班開party,他心血來潮,想要表演一段舞蹈。我為了鼓勵他,於是說:「如果你上去跳,我就給你五百點。」
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,因為他們可以用這些點數,在每兩個月的中文商店,換些他們喜歡的玩具。但是後來他又改變心意,不上去跳了。過了一個禮拜,有天下課在餐廳和朋友聊天的時候,有個婦人走過來問我:「你是不是我兒子那班的老師?」
我確認了他兒子是在我班上後,她開口說:「你是不是答應過我兒子,如果他當眾跳舞,就給他五百點?」
「我是說過這話,不過那是上個禮拜的事,而且他沒在學校跳啊!」我理所當然的回答。
「喔!Come on!他昨天在華人理事會40 周年的party 上,被那些大男人拱上去跳,你應該給他五百點的!」她圆瞪著兩隻發怒的眼睛,大聲地說。
「那你去找那些男人要啊!」我覺得很奇怪,怎麼有人理不直,氣還可以那麼壯?
「我還是覺得你應該給他那五百點的!」她悻悻然地丟下一句,轉身離開。
過了兩個禮拜回到學校,我們第一堂課小考,那小男孩遲到二十五分鐘進來,問我要考卷。
「我們已經考完了。」我打開課本準備上課。
「那我呢?」他問。
「你不用考了。」我回答。
「喔!好棒!以後我也晚點來!」一個年紀大一點的男生,不停地搖著桌子歡呼。
「可以啊,不考就是零分。」我看著他說。
「我不在乎!」他繼續搖著他的桌子。
當天晚上,我打開郵件信箱,看到那小男孩的爸爸發了一封信,內容精簡,不多不少就一句:「請你解釋一下,遲到沒考以零分計算,你在一開學的時候,有跟大家說過嗎?」
我終於知道,有些孩子不尊重別人、為所欲為的態度、和理虧卻先聲奪人的行為從哪裡來了。當他們的父母認為自己孩子受到了不平等待遇,馬上跳起來就要跟別人討公道,那些「都是別人的錯」,為他們自己輕忽的父母職責,做了個現成的替死鬼。而在他們義憤填膺的叫囂下,正好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父母形象:我不會讓你受欺負的。於是他們之間形成了這樣的關係:孩子一天到晚來跟父母告狀,讓爸媽給他們出出氣。
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,但是有時他們眼中的寶貝,卻是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小霸王、小公主。碰到這樣的家庭,我是能避則避,連道理都不用講,因為他們深信,問題都是出在別人的身上。不過他們說的也不是全沒道理,問題是不在他們孩子身上,至少在一剛開始不是。我只是帶他們一年的老師,至於那父母和孩子的關係,是一輩子的事。那心肝寶貝終有長大的一天,他們的父母還是會持續待在那大霸王、成人公主的身邊,想想,那是多長的一段路!
有對兄妹第一天到我們班上試聽,就是被媽媽揣進來的。他們從頭到尾都是趴在桌上,連正眼都不瞧我。這年紀的孩子,如果你跟他硬著來,他下不了台階,肯定會跟我槓上。於是我也不管他們要睡要趴,只要不打擾到上課就行了。當然作為一個老師,我也不能放牛吃草,於是我必須走到他們面前,用手指著問題要他們回答。後來我們分組玩遊戲的時候,那對兄妹其實也玩得挺高興的。正當我認為他們應該會喜歡上中文的時候,有次上課前,那對兄妹吵架,進來的時候我們正在小考,於是我很自然地給了他們考卷,那哥哥直接就趴在桌上,看也不看那考卷。時間一到,我要他們繳回卷子,他還是趴在桌上,假裝沒聽到。
「請你把考卷交上來。」我站在前面等他抬起頭來。
他大力地推開桌子,走到我前面,把考卷甩在我桌上。如果他是我的孩子,我會叫他回去,重新走一遍,可是我不是他父母,管教孩子有老師的界線。我心想,他肯把考卷拿過來,可能已經是很給我面子了,正當我把考卷收好準備上課的時候,發現那考卷被他撕破了。
「我希望下次不要看到你撕我的考卷。」忍住脾氣,這是我唯一想到比較理性的話。
「Fine…」他拖長的音節,讓我忍不住嘆了口氣。
「記住!他不是你的孩子!」這成了每當我想要開口教訓學生,滿腔的怒氣頓時熄滅的定心丸。
我曾經有機會跟他們的父母見面,雖然他們夫妻已經離婚了,但是為了孩子,還是願意坐在一起跟大家開party。那媽媽一開口就是她的孩子如何的不喜歡學中文,以前的老師都不好,沒給他們足夠的啟發和耐心。先生的眼神從頭到尾沒跟太太交流,偶而會翻個白眼,等到太太說完了,他接著說他那兩個孩子沒有什麼朋友,因為常換學校的關係。然後又問我:「他們為什麼上課趴在桌上?」
我一時不知道怎麼接下去,心裡想:「你該去問他們吧?對學校和老師應有的尊重,難道不是家庭教養的一部分嗎?」
有個小男孩特別活潑好動,而且沒辦法等。當我在發東西的時候,他會不停地站起來,跟著我屁股後面問:「我的呢?」直到我說五遍以上的「坐下,我會給你的」。他才安靜下來。我可以感覺,他的父母吃他這一套,只要不停地要,總會要得到。有次我們班開party,他心血來潮,想要表演一段舞蹈。我為了鼓勵他,於是說:「如果你上去跳,我就給你五百點。」
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,因為他們可以用這些點數,在每兩個月的中文商店,換些他們喜歡的玩具。但是後來他又改變心意,不上去跳了。過了一個禮拜,有天下課在餐廳和朋友聊天的時候,有個婦人走過來問我:「你是不是我兒子那班的老師?」
我確認了他兒子是在我班上後,她開口說:「你是不是答應過我兒子,如果他當眾跳舞,就給他五百點?」
「我是說過這話,不過那是上個禮拜的事,而且他沒在學校跳啊!」我理所當然的回答。
「喔!Come on!他昨天在華人理事會40 周年的party 上,被那些大男人拱上去跳,你應該給他五百點的!」她圆瞪著兩隻發怒的眼睛,大聲地說。
「那你去找那些男人要啊!」我覺得很奇怪,怎麼有人理不直,氣還可以那麼壯?
「我還是覺得你應該給他那五百點的!」她悻悻然地丟下一句,轉身離開。
過了兩個禮拜回到學校,我們第一堂課小考,那小男孩遲到二十五分鐘進來,問我要考卷。
「我們已經考完了。」我打開課本準備上課。
「那我呢?」他問。
「你不用考了。」我回答。
「喔!好棒!以後我也晚點來!」一個年紀大一點的男生,不停地搖著桌子歡呼。
「可以啊,不考就是零分。」我看著他說。
「我不在乎!」他繼續搖著他的桌子。
當天晚上,我打開郵件信箱,看到那小男孩的爸爸發了一封信,內容精簡,不多不少就一句:「請你解釋一下,遲到沒考以零分計算,你在一開學的時候,有跟大家說過嗎?」
我終於知道,有些孩子不尊重別人、為所欲為的態度、和理虧卻先聲奪人的行為從哪裡來了。當他們的父母認為自己孩子受到了不平等待遇,馬上跳起來就要跟別人討公道,那些「都是別人的錯」,為他們自己輕忽的父母職責,做了個現成的替死鬼。而在他們義憤填膺的叫囂下,正好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父母形象:我不會讓你受欺負的。於是他們之間形成了這樣的關係:孩子一天到晚來跟父母告狀,讓爸媽給他們出出氣。
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,但是有時他們眼中的寶貝,卻是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小霸王、小公主。碰到這樣的家庭,我是能避則避,連道理都不用講,因為他們深信,問題都是出在別人的身上。不過他們說的也不是全沒道理,問題是不在他們孩子身上,至少在一剛開始不是。我只是帶他們一年的老師,至於那父母和孩子的關係,是一輩子的事。那心肝寶貝終有長大的一天,他們的父母還是會持續待在那大霸王、成人公主的身邊,想想,那是多長的一段路!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