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

年輕的迷思

前些時候在網路上看到一篇由日本醫學博士南雲吉則寫的–「七天年輕 20 歲」。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68643

後來找到南雲博士的照片,一位將近 60 歲,看起來卻像 30 幾歲的年輕人,讓我非得好好拜讀他的大作。希望在我步入 60 歲的時候,還能看起來像,欸…我不貪心,35 歲就好了。

他列出大約 100 條的習慣,自認為已經很養生的我,算一算居然只做得到十項左右,雖然很多類似重複的選項,但是只做得到 10%,大概看起來只能年輕個三歲—犧牲了那麼多生活上的樂趣,換來一張小三歲的臉,那我還不如大口喝酒、大口吃肉。

比如說,少吃(一天一餐)、多睡(晚上十點以前入睡)、不運動(走路就好)是基本功。我光第一項就被刷下來了:每天起碼的三餐外加上、下午的點心,我都嫌不夠,更何況這一餐要等到晚上才能進食,那我乾脆躺在床上,以免消耗太多體力,等到晚餐時候再爬起來。

多睡這項勉強過關,因為我起的早,所以晚上九點多就打哈欠,但是除了我以外,家裡其他三個人都是夜貓子,往往我躺在床上、被子蓋好準備入眠的時候,小朋友開始練小提琴、老公合氣道結束才剛進門。要貫徹執行十點以前入睡,也不是那麼容易。

光走路不運動,這我倒是同意。根據作者自己的經驗,他年輕時候體重過重加入健身房,兩個月後暴肥 10 公斤,因為激烈運動後血糖下降,人感到特別飢餓,所以吃進更多東西。剛加入健身房的時候,我就發現不少老師蠻有「分量」,有的根本就是過重、甚至肥胖。過了幾個月,發現我的身形也有愈來愈雄壯的趨勢,差不多是個女漢子了,原因就是運動完後特別餓,無形中食量變大而不自覺。

一年前我換了家新的健身房,那裏的強項是激烈的有氧舞蹈,一個小時根本連口氣都不讓你喘:運動量是夠了,但是月經連續三個月都沒停過,嚇得我趕緊掛婦產科,幾乎身體下面、裡面都給翻過一遍,還是找不出原因,後來我不再上課,月經就恢復正常了。

自從停掉健身房,我改成在家做些伸展、輕度有氧,幾個月下來竟然比上健身房的時候還瘦一點,因為運動量不大,也就不像以往吃那麼多;而且以前激烈運動完身體特別累,吃完飯就賴在椅子上,反而動都不想動,吃進去的熱量沒地方消耗,於是拼命往肚子上堆積。這點南雲博士也提到:能站就不坐,有時間多做家事。所以激烈運動對瘦身沒有幫助,這點我同意。

其他像是少喝酒、少吃肉這些對外貌好像沒有什麼影響:我爸爸口味重,而且幾乎不忌口,我嫂嫂也是美食一族,他們都愛喝酒,而且是威士忌、白蘭地、高粱這種「男人酒」—爸爸和老公說白酒、紅酒、雞尾酒是「小姐酒」。他們看起來都比實際年齡年輕。

養身很重要,看起來年輕又健康更是難得,前提是如果你能對那近乎修道士的生活,甘之如飴。我的一位美食主義朋友,同時也嗜杯中物,有次我們吃飯提到減肥的問題,這位同時也是凍齡美女,面對滿滿一桌菜,開心的說:「與其要餓肚子,那我寧願做個快樂的胖子!」

這位從不在飲食上虧待自己的朋友,只用了這麼一條,就足以抵過南雲博士的 100 條。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