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性
最近念了兩本書:史威登堡先生的「天堂與地獄」,和陳勝英先生的「與靈對話」。我對宗教的了解不多,但是從這兩位,東、西方學者的觀點,加上他們自身的經驗,發現有個共同點,那就是:本性難移。
史威登堡先生的背景在「好人的定義」已做過介紹。陳勝英先生是神經精神科醫生,以催眠的方法,為病人做心理治療著名。史威登堡先生以基督教徒的角度,描述他遊走於天堂和地獄的經驗,而陳勝英先生雖然沒有提到任何宗教,但是應該比較接近道或佛教的教義。令人意外的是,史威登堡先生以基督教徒的身分,提到人離開肉體後,在決定上天堂或下地獄之前,會先到一個所謂「靈界」的地方,那裏似乎就是佛家說的「中陰界」。跟佛教一樣,在那兒 ,靈魂已經脫離了肉體,也不受法律,社會道德的限制,於是真我的個性如同被放大般,赤裸裸地顯現出來。
基督教沒有輪迴的觀念,但是即使靈魂進入天堂或地獄,據他的觀察,個性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,只是同類會互相吸引,而聚集在一起。陳勝英先生運用他的催眠法,使他的病人們得以回到前世,找到連結這世的前因後果。我發現除了一些來「討債」的例子,大部分的人,個性似乎都有著「遺傳」,也就是,上輩子是什麼樣,這輩子也差不多。所以基督教所謂的「原罪」,大概就是我們前輩子,個性上的缺點,死性不改的帶到這輩子。我不了解的是,史威登堡先生只提到,所有的人死後,會先變成在靈界,等待被分發的「新生」,然後再決定去天堂或是地獄。那佛教輪迴的那些人,又是從哪裡來的呢?
如果兩種說法都是真的,那唯一的解釋就是,上天堂和下地獄的靈,不是很好就是很壞,再除去那些「嘴硬的」,或不肯接受事實的,繼續留在中陰界或靈界「拗」以外,其他的全部回人間,重修上輩子沒過的功課。要報仇的報仇,要報恩的報恩,放不下的就讓我們繼續前緣。
這是以宗教的觀點,來看人天生的個性。就算撇開宗教,要改變一個人的本性,也是很難的。無論我們是否帶有「原罪」,只有生為人,才有辦法「修」我們個性上的不足。史威登堡先生也提到,他從來沒有看過一個靈,在靈界反省後,被提升進天堂。佛家也提到,所有的修行,都是在人間完成的。如果真是如此,那當我們在人間短暫的時間裡,只要好好地修,也許有機會可以換取永恆的天堂。聽起來,這是個不錯的交易。至於要重修幾次,那就決定在個人。
史威登堡先生的背景在「好人的定義」已做過介紹。陳勝英先生是神經精神科醫生,以催眠的方法,為病人做心理治療著名。史威登堡先生以基督教徒的角度,描述他遊走於天堂和地獄的經驗,而陳勝英先生雖然沒有提到任何宗教,但是應該比較接近道或佛教的教義。令人意外的是,史威登堡先生以基督教徒的身分,提到人離開肉體後,在決定上天堂或下地獄之前,會先到一個所謂「靈界」的地方,那裏似乎就是佛家說的「中陰界」。跟佛教一樣,在那兒 ,靈魂已經脫離了肉體,也不受法律,社會道德的限制,於是真我的個性如同被放大般,赤裸裸地顯現出來。
基督教沒有輪迴的觀念,但是即使靈魂進入天堂或地獄,據他的觀察,個性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,只是同類會互相吸引,而聚集在一起。陳勝英先生運用他的催眠法,使他的病人們得以回到前世,找到連結這世的前因後果。我發現除了一些來「討債」的例子,大部分的人,個性似乎都有著「遺傳」,也就是,上輩子是什麼樣,這輩子也差不多。所以基督教所謂的「原罪」,大概就是我們前輩子,個性上的缺點,死性不改的帶到這輩子。我不了解的是,史威登堡先生只提到,所有的人死後,會先變成在靈界,等待被分發的「新生」,然後再決定去天堂或是地獄。那佛教輪迴的那些人,又是從哪裡來的呢?
如果兩種說法都是真的,那唯一的解釋就是,上天堂和下地獄的靈,不是很好就是很壞,再除去那些「嘴硬的」,或不肯接受事實的,繼續留在中陰界或靈界「拗」以外,其他的全部回人間,重修上輩子沒過的功課。要報仇的報仇,要報恩的報恩,放不下的就讓我們繼續前緣。
這是以宗教的觀點,來看人天生的個性。就算撇開宗教,要改變一個人的本性,也是很難的。無論我們是否帶有「原罪」,只有生為人,才有辦法「修」我們個性上的不足。史威登堡先生也提到,他從來沒有看過一個靈,在靈界反省後,被提升進天堂。佛家也提到,所有的修行,都是在人間完成的。如果真是如此,那當我們在人間短暫的時間裡,只要好好地修,也許有機會可以換取永恆的天堂。聽起來,這是個不錯的交易。至於要重修幾次,那就決定在個人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