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

身體的聲音

有個朋友告訴我,孩子們上小學後,身為全職家庭主婦的她,時間一下空出來後,忽然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。她先去當義工,又開始跑健身房,忙到喘不過氣來,甚至在停車場,車才剛停就睡著了。直到有次生病,她才停下來。這一病就是一年,受盡了不少折磨。我再見到她的時候,不僅人已經恢復了先前的光彩,言談之間,多了一份沉靜。

在我們周圍,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這種情形:有的是不停的吃、不停的運動、不停地重複一樣動作,通常我們會說,這個人有焦慮症,所以出現這種強迫性行為。有的心理醫生說,這是一種心靈空虛,就像有些人不上班、上課的時候,會一直打電玩,消磨一天。無論原因是什麼,可以確定的是,當我們的心生病,而身體趕不上心的變化,只好被拖著走,直到身體被磨壞。通常我們會找很多理由,拒絕聽身體要傳達的訊息,輕則造成筋骨或腸胃上的不舒服,重則引起免疫系統的失調,直到身體的系統完全崩潰。

朋友的情形,在小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,我也遇到過。剛開始的時候,我會有莫名的慌亂,於是會找很多事,把自己的時間排滿。那時我常會落枕,起床後脖子僵硬到沒辦法轉過頭去。所幸我還不至於忙到沒時間想:「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?」我該找個工作嗎?或是當個義工媽媽?還是回學校上課?這些想法像野火般的在我心裡竄動。後來我想清楚,甚麼是當下最重要的,而不是別人怎麼做,或怎麼看我。以我的能力,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,才是我應該在乎的。於是我腳步放慢,恐慌的感覺消失了,在新的生活步調裡,重新享受生活。落枕的情形,似乎也不見蹤影。

爸爸從年輕時就脾氣暴躁,那時他總會犯胃病,不然就是關節炎。現在困擾他的則是膝蓋、背部疼痛。他總是這麼說:「年紀大了,器官自然就衰退,這是很正常的。」於是他脾氣依然暴躁,身體的小病痛也沒斷過。這次回台灣,他抱怨有個內蒙古的旅行團,是他一直想參加的,卻因為膝蓋的疼痛,而沒辦法去。他每天不停地掛在嘴上,他如何地想去,哥哥和媽媽都勸他打消這個念頭。「去吧!既然你那麼喜歡那兒。」有天我跟他說。「可是我的膝蓋沒辦法…」他搖搖頭回答。那時姐姐聽說有一位骨科醫生,治好了她婆婆的膝蓋,於是她從美國打電話告訴我。「我們去看看這位醫生吧!」我建議爸爸。「沒用的啦!這是年紀的關係,我已經看過醫生啦!」他像往常一樣拒絕。於是我硬拉著他去,也拿了些藥。之後不知道是他想要去的意念太強,還是藥的效用,他的膝蓋有好轉的跡象。「我的膝蓋好像沒以前那麼痛了…」有天早上他這麼說。「如果還來得及,就去報那個團吧!你應該要去的。」我回答。他鼓起勇氣參加,十天下來,他的膝蓋沒痛過一次。後來他開心地在電話裡說:「這次的旅行太棒了!」對爸爸來說,去內蒙古是他這幾年的心願,但是被其他的因素干擾,以至於他一直沒辦法成行。當他集中精神,去做當下對他重要的事,那些困擾他身體的小毛病,居然一個個的消失了。

同樣的,當你覺得很多事都沒做完,心中很亂的時候,最好的辦法,就是停下來,甚麼都不要做。一段時間以後,自然會知道,哪件事該先做。你不需要去找心理醫生,請他告訴你,出了什麼毛病。因為有一個醫生,就住在你的身體裏,只要你願意,就聽得到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