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課與禮物
這次回台灣,發現我真的像個美國土包子,不僅吃和玩方面跟不上當地的腳步,在教育方面,我更是大大的開了眼界。
亞洲國家的教育,競爭激烈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。聽朋友說在中國大陸,有三種學校。課程最簡單的是國際學校,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,所以課程在設計上,必須顧及語言的考量。次簡單的是給台胞子弟上的學校,課程就像台灣公立學校一般。而當地孩子上的學校,課程之艱深,競爭之激烈,台胞學校根本沒得比。在韓國,為了上有名的小學,五、六歲大的孩童,在幼稚園還沒念完,就已經開始上補習班。有的韓國父母為了中國強大的市場,特別請家教幫孩子上門補習中文。而在台灣,國中三年的成績將被列入高中的錄取標準下,已經有學生上美術補強班,甚至體育補習班。
剛聽到時,只覺得這些事離我很遠。直到有天晚上十點多,鄰居打電話找我。剛開始以為她找錯人,畢竟我只見過她幾次。「對不起,這麼晚打電話給妳,可不可以請問妳或妳女兒,候鳥的英文怎麼說?」她劈頭就問。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:「……,我不知道耶,我女兒已經睡了…」她聽出我聲音中的狐疑,「沒有啦,那是我女兒的英文作業,那我再問妳一題…」我聽見她女兒在電話那一頭,囁嚅的聲音。「哎呀!閉嘴啦!妳不是查半天都沒找到答案嗎?」她大聲的斥責。「不好意思喔!我們剛剛講到哪一題啦?」問完後,她開始抱怨台灣的英文如何不夠生活化,台灣父母如何辛苦的跟孩子一起念書。我忍不住問她:「妳女兒不是國中一年級嗎?聽起來她的課程蠻難的!」「沒有啦!那是明年要上的課啦!我們先念完,到第三年只要專心複習就好了!」鄰居接著說:「現在大家都是這樣的!」這是一般小康家庭的教育方式。另一個朋友,把孩子送去知名的美國學校,從小就用英文授課,學的是美國地理、歷史,注重的是體育。裡面的學生都是為了將來到美國上高中,大學。學費則是一學期二、三十萬。
姪女明年就要升國三,除了每天的暑期輔導,下午還要留在學校複習,晚上再接著去補習班。開學後家長必須每天晚上輪值,以便幫學生訂便當,如果有學生晚自習睡覺,必須負責叫醒。姪女有時會帶回一瓶維他命,或一堆零食。聽說是下午輪值的家長,特別為全班同學準備的。「每個人都要參加晚自習嗎?」我問嫂嫂。「也不是硬性規定啦!你要自己去外面的補習班也可以。」她忙著打電話問同學媽媽,關於下午值班的時間。有天姪女拿了題數學問我,心想國三數學有什麼難的,想不到我算了二十幾分鐘,還找不出答案。「姑姑,沒關係啦!我已經算出來了。」她一副很體諒的口氣。
看來以我的智力,要當個稱職的台灣媽媽還有段距離。而女兒們那七零八落的中文,將來可能還不是韓國學生的對手,更別提那些從小練就十八般武藝的中國學生。我只能自我安慰的說,這是老天爺給我的禮物,我想幫她們念書也沒辦法。至於將來面對來勢洶洶的竸爭對手,我也只能跟女兒們說:「這是妳們的功課了。」有時我也會想,如果女兒們是在台灣受教育,我的選擇是否會不一樣。不過可以確定的是,功課還是禮物,父母完全有選擇的權力。至於孩子的將來,那是他們的功課,我們不能,也不該有選擇的權力。
亞洲國家的教育,競爭激烈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。聽朋友說在中國大陸,有三種學校。課程最簡單的是國際學校,因為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,所以課程在設計上,必須顧及語言的考量。次簡單的是給台胞子弟上的學校,課程就像台灣公立學校一般。而當地孩子上的學校,課程之艱深,競爭之激烈,台胞學校根本沒得比。在韓國,為了上有名的小學,五、六歲大的孩童,在幼稚園還沒念完,就已經開始上補習班。有的韓國父母為了中國強大的市場,特別請家教幫孩子上門補習中文。而在台灣,國中三年的成績將被列入高中的錄取標準下,已經有學生上美術補強班,甚至體育補習班。
剛聽到時,只覺得這些事離我很遠。直到有天晚上十點多,鄰居打電話找我。剛開始以為她找錯人,畢竟我只見過她幾次。「對不起,這麼晚打電話給妳,可不可以請問妳或妳女兒,候鳥的英文怎麼說?」她劈頭就問。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:「……,我不知道耶,我女兒已經睡了…」她聽出我聲音中的狐疑,「沒有啦,那是我女兒的英文作業,那我再問妳一題…」我聽見她女兒在電話那一頭,囁嚅的聲音。「哎呀!閉嘴啦!妳不是查半天都沒找到答案嗎?」她大聲的斥責。「不好意思喔!我們剛剛講到哪一題啦?」問完後,她開始抱怨台灣的英文如何不夠生活化,台灣父母如何辛苦的跟孩子一起念書。我忍不住問她:「妳女兒不是國中一年級嗎?聽起來她的課程蠻難的!」「沒有啦!那是明年要上的課啦!我們先念完,到第三年只要專心複習就好了!」鄰居接著說:「現在大家都是這樣的!」這是一般小康家庭的教育方式。另一個朋友,把孩子送去知名的美國學校,從小就用英文授課,學的是美國地理、歷史,注重的是體育。裡面的學生都是為了將來到美國上高中,大學。學費則是一學期二、三十萬。
姪女明年就要升國三,除了每天的暑期輔導,下午還要留在學校複習,晚上再接著去補習班。開學後家長必須每天晚上輪值,以便幫學生訂便當,如果有學生晚自習睡覺,必須負責叫醒。姪女有時會帶回一瓶維他命,或一堆零食。聽說是下午輪值的家長,特別為全班同學準備的。「每個人都要參加晚自習嗎?」我問嫂嫂。「也不是硬性規定啦!你要自己去外面的補習班也可以。」她忙著打電話問同學媽媽,關於下午值班的時間。有天姪女拿了題數學問我,心想國三數學有什麼難的,想不到我算了二十幾分鐘,還找不出答案。「姑姑,沒關係啦!我已經算出來了。」她一副很體諒的口氣。
看來以我的智力,要當個稱職的台灣媽媽還有段距離。而女兒們那七零八落的中文,將來可能還不是韓國學生的對手,更別提那些從小練就十八般武藝的中國學生。我只能自我安慰的說,這是老天爺給我的禮物,我想幫她們念書也沒辦法。至於將來面對來勢洶洶的竸爭對手,我也只能跟女兒們說:「這是妳們的功課了。」有時我也會想,如果女兒們是在台灣受教育,我的選擇是否會不一樣。不過可以確定的是,功課還是禮物,父母完全有選擇的權力。至於孩子的將來,那是他們的功課,我們不能,也不該有選擇的權力。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