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搞的胃
每年回台灣,最大的享受就是吃。不管是路邊攤、馬路對面的餃子館、需要事前預約的高消費餐廳…每家都有一個共同點:道地。拜遍地美食之賜,台灣人已經被寵壞到家常小菜再也不能滿足他們的味蕾,要三不五時地光顧那些上過雜誌、網站,還要幾個月前預訂的餐廳,才能犒賞他們刁鑽的舌頭。
兩個月前爸爸來美國玩,為了怕招待不週,來之前我就跟他講明:「先跟你說好了,我不諳料理喔!要是吃不慣我做的飯,我們就上館子。」
為了不讓我為難,他老人家很豪氣地說:「我是當過兵、逃過難的人,沒有什麼不能吃的!」(把我煮的菜跟逃難路上的食物比,我該深刻的檢討。。。。)
每當在家吃飯,我刻意混和些外賣、店裡做好的熟食,加上我自己煮的,擺滿一桌子的飯菜。奇怪的是,爸爸就是有辦法分辨出那些是我做的。有時我故意把我自己煮的菜放在他前面,他的筷子先是停在那盤菜的半空中,然後伸長了手,直接跳過那盤菜,把筷子落在離他半個身子遠的外賣菜上。一次我烤了盤春捲,裡面有幾根被擠壓到了,賣相不是那麼好看,爸爸夾了一個起來說:「這道應該是妳做的哦?」然後咬了一口。
結果他老人家喜出望外的說:「雖然不好看,味道還挺好的,這是今天最好吃的一道菜!」
他夾起了第二根,意猶未盡地問:「妳什麼時候學會做春捲的?」
我趕緊把話題轉開,不知道要怎麼跟他說,這是COSTCO 做的,而且是今天唯一一道外面買的。
既然吃不慣我的料理,那就乾脆到外面吃。他為了要配合我,很爽快的說:「妳吃什麼我就吃什麼!」
我這個人有個缺點,就是不會聽人家話中的意思,於是開車帶爸爸到我最喜歡的咖啡店。遞給爸爸一個餐盤、麵包夾,然後我高高興興的把想念已久的咖啡麵包、波羅麵包放在我自己的餐盤上,走了一圈以後,回來看爸爸的盤子還是空的。
「這裡只有麵包嗎?」爸爸眼睛遊走了一遍整個食物開放架。
「你不喜歡甜的,可以拿三明治啊!」我用下巴指著冰箱裡的火腿起司和鮪魚三明治。
「嗯…有熱湯,或是麵條什麼的嗎?」爸爸沒有伸手拿的意思。
半熱的小比薩、隔夜的大蒜麵包,這些最可能接近他口味的食物都被他一一否決。後來在角落的一個小烤爐裡面,找到幾個熱咖哩麵包,才解決了爸爸的難題。從此之後每到午飯時間,我就帶他到購物中心的美食廣場,他點花椰菜炒甜酸鷄,我點咖啡配麵包
不只是爸爸,我跟老公之間也有同樣的問題。男人好像一定要吃正餐,而且是餐餐正餐。不僅如此,老公的胃還非常的「東方」。到台灣,早餐可以是街角賣的包子饅頭,就是別給他漢堡奶茶那類的美式早餐;擔擔麵排骨飯臭豆腐他樣樣不拒,就是別給他牛排和通心粉;在日本的時候,早餐起碼要味噌湯配秋刀魚外加一碟涼拌菠菜;吐司牛奶他是不碰;日式炸豬排、蕎麥麵是標準午飯;晚餐當然要茹毛飲血的生魚片,或是牛肉小火鍋。而我則是只要有咖啡和麵包,一切好說。說到底,男人還是比較難養:非熱的不行、甜的不行、要有蔬菜、澱粉、蛋白質…。
有次跟老公出去吃飯,我拿起菜單,從頭到尾沒有一樣中意,只好隨便點一樣,他看我遲遲不下決定,說了句:「這麼多選擇沒有一樣妳喜歡的?」
這句話的意思我聽懂了,因為當我們到咖啡店,他遲遲不下決定的時候,我也說過同樣的話,講白了就是:「妳還真難搞!」
兩個月前爸爸來美國玩,為了怕招待不週,來之前我就跟他講明:「先跟你說好了,我不諳料理喔!要是吃不慣我做的飯,我們就上館子。」
為了不讓我為難,他老人家很豪氣地說:「我是當過兵、逃過難的人,沒有什麼不能吃的!」(把我煮的菜跟逃難路上的食物比,我該深刻的檢討。。。。)
每當在家吃飯,我刻意混和些外賣、店裡做好的熟食,加上我自己煮的,擺滿一桌子的飯菜。奇怪的是,爸爸就是有辦法分辨出那些是我做的。有時我故意把我自己煮的菜放在他前面,他的筷子先是停在那盤菜的半空中,然後伸長了手,直接跳過那盤菜,把筷子落在離他半個身子遠的外賣菜上。一次我烤了盤春捲,裡面有幾根被擠壓到了,賣相不是那麼好看,爸爸夾了一個起來說:「這道應該是妳做的哦?」然後咬了一口。
結果他老人家喜出望外的說:「雖然不好看,味道還挺好的,這是今天最好吃的一道菜!」
他夾起了第二根,意猶未盡地問:「妳什麼時候學會做春捲的?」
我趕緊把話題轉開,不知道要怎麼跟他說,這是COSTCO 做的,而且是今天唯一一道外面買的。
既然吃不慣我的料理,那就乾脆到外面吃。他為了要配合我,很爽快的說:「妳吃什麼我就吃什麼!」
我這個人有個缺點,就是不會聽人家話中的意思,於是開車帶爸爸到我最喜歡的咖啡店。遞給爸爸一個餐盤、麵包夾,然後我高高興興的把想念已久的咖啡麵包、波羅麵包放在我自己的餐盤上,走了一圈以後,回來看爸爸的盤子還是空的。
「這裡只有麵包嗎?」爸爸眼睛遊走了一遍整個食物開放架。
「你不喜歡甜的,可以拿三明治啊!」我用下巴指著冰箱裡的火腿起司和鮪魚三明治。
「嗯…有熱湯,或是麵條什麼的嗎?」爸爸沒有伸手拿的意思。
半熱的小比薩、隔夜的大蒜麵包,這些最可能接近他口味的食物都被他一一否決。後來在角落的一個小烤爐裡面,找到幾個熱咖哩麵包,才解決了爸爸的難題。從此之後每到午飯時間,我就帶他到購物中心的美食廣場,他點花椰菜炒甜酸鷄,我點咖啡配麵包
不只是爸爸,我跟老公之間也有同樣的問題。男人好像一定要吃正餐,而且是餐餐正餐。不僅如此,老公的胃還非常的「東方」。到台灣,早餐可以是街角賣的包子饅頭,就是別給他漢堡奶茶那類的美式早餐;擔擔麵排骨飯臭豆腐他樣樣不拒,就是別給他牛排和通心粉;在日本的時候,早餐起碼要味噌湯配秋刀魚外加一碟涼拌菠菜;吐司牛奶他是不碰;日式炸豬排、蕎麥麵是標準午飯;晚餐當然要茹毛飲血的生魚片,或是牛肉小火鍋。而我則是只要有咖啡和麵包,一切好說。說到底,男人還是比較難養:非熱的不行、甜的不行、要有蔬菜、澱粉、蛋白質…。
有次跟老公出去吃飯,我拿起菜單,從頭到尾沒有一樣中意,只好隨便點一樣,他看我遲遲不下決定,說了句:「這麼多選擇沒有一樣妳喜歡的?」
這句話的意思我聽懂了,因為當我們到咖啡店,他遲遲不下決定的時候,我也說過同樣的話,講白了就是:「妳還真難搞!」
0 個意見:
張貼留言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