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

聽話

這次回台灣,感覺像從美國這個荒涼的蠻夷之邦,回到人聲沸騰的花花世界。一時之間,還有點適應不良。打開電視,就是一堆名嘴,聲音一個高過一個的評論時事。帶小朋友出遊,耳邊盡是父母、老師,大呼小叫的吆喝他們的孩子。幾乎醒著的時候,說話的聲音從來就沒停過。過了幾個星期,倒也慢慢習慣這充滿噪音的環境。畢竟這是地廣人稀的美國,少有的熱鬧。

由於小朋友大了,這次比較有時間與老朋友見面。讓我感慨的是,有不少朋友的婚姻已走到了盡頭。「我說了很多次,他從來沒改過。」朋友們這樣抱怨,這似乎是有問題的婚姻中,都有的共同點。每當我聽完他們的敘述,很真誠地給建議時,「你不了解,他…」朋友總會接著說出更多的不滿。試了幾次,發現他們要的是一個聽眾,而並非我的意見。其實大部分是處理日常生活上的瑣事,所產生的齟齪。並非是第三者介入,或是家暴這樣嚴重的問題。但是既然沒人問我的意見,就安分的扮個聽話的人。

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幾個禮拜下來,我們之間也出現了一些差異。其實這些並不困擾我,倒是比較困擾爸媽。比如說,我們習慣人手一本書,連吃飯也不例外。「教你們吃飯別看書,怎麼老是說不聽呢?」媽媽看一次,唸一次。我不給小朋友喝牛奶,或太甜的飲料。「優酪乳沒關係啦!別那麼死板!」後來我也隨他們了,爸媽高興就好,畢竟這也沒甚麼大不了。小朋友吃飯時,父母不停地往她們的飯碗裡夾菜,「爸,讓她們自己來吧!她們可以自己決定的!」我看他們忙個不停,忍不住說了一句。「小孩子不懂啦!怎麼妳愈來愈不聽話了?」爸爸不滿地說。聽到這句,我忽然找到朋友婚姻裡的答案。那就是每個人都要別人聽自己的,大家都認為自己才是有理的一方。父母要孩子聽話,因為孩子不懂。夫妻要另一伴聽她(他)的,因為那對大家都好。名嘴們爭相表達他們的意見,因為只有他們才看到了事實的真相。矛盾的是,每個人都要當那個說話的人,說了那麼多,到底誰聽進去了?

電視裡的噪音,我可以選擇轉台,或者關掉,但是跟我們有著親近關係的人,那不同的聲音,要怎麼處理?如果只是小事,那就不必太固執,算是給對方一個面子吧!如果是大事,那就只有尊重彼此的不同。事實上,沒有人可以命令另一個人做改變,除非你自己想通了。如果對方還是喋喋不休的說個不停,那就讓他去吧!每個人都有說的權力,當然,每個人也有聽與否的權力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