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

中外審美觀

常常聽人家說,從美國回來的一看就知道。這句話在幾十年前,是一句恭維的話,代表你見過世面,大方而隨興;或是指你的穿著大膽前衛。不知道從何時開始,這句話包含的意味似乎貶多過於褒,而像我這種晚期才到美國的新移民,正好卡在這個令人不解的轉變期。


最近幾年回台灣,總會碰到一種情形:鄰居大嫂團、婆婆媽媽團、好友姐妹團,先是像皮膚科醫生一樣,從眉頭到下巴,垂直狀的檢視一遍我的臉,再從左邊的臉頰,橫掃過鼻尖,(當然沒有錯過眼角的小細紋)一直看到右邊的耳朵。接下來就是那一句讓我捶心肝的話:「你要保養了!」

在美國久了,本來並不覺得皮膚真的糟到什麼地步,有時看鏡子,還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想:「這幾顆雀斑蠻可愛的。」或是:「這種小麥膚色很健康。」

但是我認識的每個重視外表的台灣女性,只要一看到我,就會很熱心的介紹她們常去的美膚中心,或是拿出一堆價值不斐的胎盤素、Q10,及一些我根本沒聽過的化學名稱保養品,然後很認真的看著我兩頰的雀斑說:「這個對消除妳臉上的黑斑很有用。」

幸好她們沒說我臉上的是老人斑,不然我可能沒辦法一下接受這種雙重打擊。

有時我不受教的回嘴:「美國流行這種健康美啦!」

換來的是媽媽不以為然的說:「一白遮三醜,看你曬得這麼黑,難看死了。」

從前年開始,媽媽的台詞變成了:「一白遮九醜」。看來我的膚色有加重的趨勢。

皮膚不夠白是一個問題。另一個問題是:在美國久了,看慣了周圍的彪形大漢,卻完全看不見歲月在身形上的變化,還沾沾自喜的覺得自己「很小隻」,簡直是苗條佳人。直到有年回台灣之前,先去日本玩,一下飛機,讓我最震驚的是:我比日本街上的警察還壯!

看那些大男人兩腿的褲管,在風中來回拍打他們細瘦的腳,這種尺寸在美國大概只在那些還沒發育完成的青少年身上看到。我還自我安慰地想:「日本食物比較清淡,所以瘦子多。」
回到台灣才發現情形沒有比較好:上班族的男人比我還白還瘦,粉領族的小姐更是不用說了,化了妝卻像是沒化,膚色白裡透紅,再加上美容院像便利商店一樣多,從頭髮到腳趾都幫你打扮美美的,幾乎每個從美容院出來的小姐都可以上雜誌封面。就這樣,我從美國帶回去的短裙熱褲一次也不敢穿出門,街上隨便一個小姐的腿大概是我的一半粗,長度到我的腰,站在她們旁邊,我看起來像多啦 A 夢。

這種轉變一大部份要歸功於食物及遺傳:足夠的營養讓新一代愈長愈高,甚至超過一般西方人。

所幸愈來愈多的在美華人回到台灣,讓我們這種又黑又壯的女漢子總算有出頭的一天。常常在街上看到台灣土生土長的年輕女孩,進健身房把自己的二頭肌練成兩個駱駝峰,再去海邊把那遮三醜的白皮膚,曬得又黑又亮。

要維持外表的美麗是很花功夫的,你必須捨去很多美食,花上大把銀子,才能抵抗地心引力在你身上的作用和年年緩慢下來的新陳代謝。 但是無論是冰肌玉骨的纖纖女子,還是虎背熊腰的健壯大嬸,都比不上一個健康的身體和開朗的心胸。而這種美,則不那麼勞民傷財,而且中外皆然,老少咸宜。
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