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

咖啡情緣

我們一家人除了媽媽和小孩以外,個個都喜歡喝咖啡。在美國的我和姊姊,是星巴克的忠實客戶。每年夏天回台灣,櫃子裡則是擺滿哥哥和嫂嫂從各大百貨公司,地下街的美食廣場搜刮來,各種口味的咖啡。


年輕的時候,我和老公咖啡嗑的特別凶,幾乎拿咖啡當水喝,後來因為健康的理由而慢慢減量。但是每當我一聞到剛研磨出來,那黑色液體帶點煙燻的炭烤香味,精神不由得放鬆下來,好讓全身的細胞都得到嗅覺上的享受。

有的人喜歡在上班途中,或是一大早就來杯咖啡,為接下來的忙碌做衝刺的準備;我個人比較喜歡在忙完之後,給自己一杯作為犒賞,再配上幾片香脆的甜餅,那這黑色的液體真可變成瓊漿玉液。這樣甜美的時光,如何能稍微停格,或是以慢動作速度進行,那就更美了。

在台灣,每天早上八點左右全家運動完,澡也洗過了,正是神清氣爽的時候,爸爸總要我或是姊姊幫他泡杯咖啡。爸爸喝咖啡像吃牛肉麵一樣,那咖啡非要燙到舌頭捲起來才過癮。蒸餾下還冒著煙的咖啡對他來說根本像是吃了碗冷飯,他總是淺酌了一口後,皺起眉頭說:「這不夠燙!」

於是我們要把那杯剛泡好的咖啡,再拿到微波爐裡加熱一分鐘,直到水面幾乎看到滾起了小水波,才到達爸爸「熱咖啡」的標準。這時他會小心的喝下一口,感覺溫度對了,才會龍心大悅的說:「還是你們泡的咖啡好喝…」

今年老公暑假到台灣接我們,下了飛機到家的時候差不多是下午四點左右。爸媽認為老公在台灣的時間太短,一直要我帶他到處逛逛。我跟他們說,他想先好好休息一下。於是爸媽在我們旁邊走來走去,一下問:「要不要到對面買小籠包啊?」

「不要啦!再等一下就吃晚飯了。」我說。

他們在客廳繞了一圈,又問:「那來碗魷魚羹呢?」

「他剛下飛機不餓啦!」我在飯廳那頭回答。

過了兩分鐘,爸爸把電視關掉後說:「老婆子,過馬路去買盤煎餃回來!」

我暗暗的嘆了口氣,拉起老公對他們說:「我帶他出去走走,晚飯前回來。」

「你要帶我去哪?」老公狐疑地問。

穿過人聲沸騰的大馬路,我拉著他走進一條巷弄,轉角有家24 小時不打烊的 7-11。進到店裡,只有一些剛放學的學生,在翻著流行雜誌。

「兩杯咖啡,一杯黑的,一杯加奶加糖,店裡用。」我指著店裡的角落,那五、六張空出來桌子,付錢,入座。

後來我和老公在那裏聊了兩個小時,將近七點的時候回到家,爸媽很滿意我們沒有坐在家裡浪費時間,興致沖沖問我們到哪裡去了。

「帶他去台北小逛了一下。」不知道我們就坐在離家不到200 呎的店裡浪費時間。

一樣是喝咖啡,如果那兩個小時是在家裡喝,爸爸可能要把方圓一里的店家菜單都念一遍。

後來回到美國,有次跟姊姊和女友去一家咖啡店聊天,隔桌坐著三、四個大約五、六十歲的韓國男人,頻頻跟我們送秋波。幸好有語言的障礙,他們問了名字,和我們的國籍後就沒了下文。看他們悠閒的神情,和熟門熟路的樣子,似乎把這裡當作把老妹的樂園。

不知道他們當時的心裏打什麼主意,也許當他們喝著手上的那杯咖啡,再配上店裡青春洋溢的音樂,那樣的氛圍,讓他們忘了自己已經過了知天命,而正朝著耳順之年前進。如果真是如此,那咖啡不只是瓊漿玉液,更是那群老少年的神仙忘年水。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