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

新年的希望

每年的元月一號,不管老外老中,似乎都有張「新年願望」表。


有的人只有簡單兩三件,有的人可以寫下一長串,最常看到的是:希望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(或是減個 5 磅)、希望妥善利用時間(不浪費時間在電視電腦電玩上)、希望脾氣能變好(對人更有耐性)、希望養成閱讀的習慣(每月讀一本好書)…。

以前我每年的新年希望也逃不出那幾項,十幾年下來,雖然還沒有達到完美的階段,但是每年進步一點,好像也有蠻令人欣慰的成績。去年我的希望是 :「難得糊塗」。說的白一點,就是凡事不要計較太多。到了今年年底結算,除了每次party 結束,跟姊妹們搶帶回家的食物,臉皮稍微厚了一點以外,這點好像也做得不錯。

今年的新希望其實在去年就已經出爐了,那就是「做個快樂的人」。

別以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,要達到這個願望,除了個性要大而化之,更要有智慧去化解日常生活的挫折,和人際關係之間偶爾的摩擦,還要有相當品味的幽默感,為自己的處境解嘲。也就是說,這個願望是「難得糊塗」的進階版,光糊塗不夠,還得消化了後,作為生命中的一段帶點苦澀的笑話。尤其是這些笑話只能自己拿自己開玩笑,開別人的笑話,一不小心就成了刻薄。除非當事人不在乎,或是當事人自己先起了頭。

另外一個要點就是:只記好的,忘掉不愉快的。

這有點難度,因為發生過的事,沒辦法用個橡皮擦簡單的從記憶裡擦乾淨,但是可以做到的是:不要舊事重提,包括一再的說:『我原諒你了』。

若真的不在意,那麼連原不原諒對方的想法都不會出現了,更何況是三不五時就拿出來說,讓大家評評理,也為自己未消除的怨氣找一個出口的管道。

聽說有位長輩去某所中文學校,為他的孫子找一個適當的學習環境。他問那所學校的校長:「你們學校的校旨是什麼?」

那位校長也許有點口誤,他可能本來要說的是:「讓孩子快樂的學習」,結果說成了:「讓孩子學習快樂。」

那位爺爺很嚴肅地反問:「快樂是可以學習的嗎?」

有的人天生樂觀豁達,不需要費力就能做個快樂的人,對於天生不是這樣個性的人,我相信是需要學習如何快樂的。我想像如果這樣回那位爺爺,不知道他會有什麼反應。

這不是一個挑釁的回答,我是真心這麼想的。一個天生就有這個條件的人,他哪裡需要學習呢?重點是,你不是作了那些事而快樂,而是你因為快樂,而選擇去做,或不做哪些事。這對一些人來說,是一種要改變天生個性,才作得到的事。

要是改變不了個性,那也沒什麼大不了。快樂其實到處都在,它會在你孩子的臉上、你伴侶的聲音、你朋友寄來的一則笑話…。不需要存幾個月的旅行基金,跟一群人擠在動彈不得的海邊或是渡假村;它就在停在你家的廚房、你家的客廳,隨手可得。
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