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

心有靈犀

記得小時候,我們要使壞之前,那鬼主意在腦筋裡轉了一圈,媽媽瞄了一眼就說:「想都別想,你嘴巴還沒張開我就看見你的喉嚨了!」
那時只覺得大人們可能有什麼神通的本事,怎麼有辦法讀出我們的心事。

唸國中的時候,我們五點上完最後一堂課,通常學校放國三的學生出校園,到附近的店家、早營業的夜市小販,料理自己的晚餐,然後再回到教室上晚自習。每天我們都跟自己要好同學,試試不同的攤販,那個年紀的孩子就是愛吃愛玩,既然玩不成,那就只有在口腹之慾上面享受了,於是晚自習前的那一個小時,逛小吃攤便成了我們最大的生活樂趣之一。

那時我有一個要好的同學,有天她生病沒來上課,於是那天放學,我打算一個人去試一家新的小吃店。走進夜市的入口,先要碰到一個賣烤鹽酥雞的小販,然後向右拐,往裡面分出去的小巷子裡,繼續走下去,右邊的第二間就是我要去的芝麻湯圓店。

就在我走進那條右拐的巷道,忽然看見那個請假的好朋友,站在巷口。

「咦,妳不是今天生病嗎?」我問。
「睡了一整天,想出來走走。」她回答。

我們一起走進店裡坐了下來,各要了一碗芝麻湯圓。

吃到一半,忽然想起她家離這裡並不很近,公車還要好幾站才到得了。她剛剛站在巷口,不像是隨意逛逛,而像是在等人 的樣子。

「喂!如果我今天不走進來,那妳不就等不到我了嗎?」我問她。

她想了一想,一副理所當然地回答:「不知道耶…就覺得會在這裡碰到妳!」

吃完了那碗湯圓,我問她要不要一起回學校晚自習。
「不了,我逛逛就回家。」她往公車站的方向走去。

跟老公在一起已經二十幾年了,常常吃飯吃到一半,中間某個人起了一個話題,另一個就接著說:「我正好也想著這件事!」

有時甚至不需要整句話說完,只要隨口問:「那個弄好了沒?」
另一個就知道是在問什麼。

後來彼此都很驚訝,為什麼憑空之間,就能說出對方心裡正在想的事,於是我們想讓這種能力更上一層樓,有時會突然地問:「你猜我現在在想什麼?」

奇怪的是,這麼一問,往往就猜不對了。

這種不需言傳,只靠會意的溝通其實是一種默契。經過長期的相處,雙方的想法到達一定程度的融合,就會產生這種習氣相吸,近乎神通的互動。前提是,除了一方發出的心電,還得要有另一方願意接受你的感應才有用;記得高中時候暗戀一個補習班的男生,每天下課就在他回家的路上,希望能「不期然」的碰到。那種迷戀的電流夠強了吧? 但是從來沒有一次在路上碰見他。後來那種感覺消失以後,反倒下課時在某個角落碰見他,只是那時我已經沒有那股熱情了,再多的偶遇也像是萍水相逢的路人,心中不起一點漣漪。

據說這種「讀心術」是可以培養的,只要你願意把自己的頻道調到跟對方一樣,久而久之就有這種能力。

無論是先天的靈通,還是後天的養成,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。想想,不需要說出口,就能了解對方的意念。那是種跳過了語言,直接往心裡去的接觸。再多的嘴上功夫,也比不上那一瞬間心靈的交流來的真誠、實在。
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