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

個人的價值

有次參加老公朋友,在他家舉辦一年一度的夏日 Party,那是一個讓人大開眼界的經驗。怎麼說呢?首先,我從來沒去過,有人的家,可以大到有代客泊車的服務。除了三個主廚準備餐點以外,所有的酒類,應有盡有。主人怕大人必須看著小孩,沒辦法盡興,於是游泳池請了三個救生員,網球場請了兩個教練,如此大人們便不用擔心小孩的安全。乾淨的毛巾,不停地由侍者更換,以便小朋友可以在游泳池上上下下。五人樂隊在花園的一角,變換不同的曲調,身材婀娜多姿的女舞者,隨著音樂搖曳生姿。後來主人介紹他請來的眾議員,與大家見面。


那是三年前的事了,之後我與小朋友回台灣,只有老公參加他的舞會。每年他的事業似乎愈做愈大,因為他的舞會也愈辦愈大,有來頭的人士愈來愈多。我總是饒有趣味的問:「有些什麼人啊?」、「有些什麼美食?」、「有多少教練帶活動?」等,然後想像那場景。

老實說,我很有興趣的是那像童話故事的舞會。但是當主人的聊天話題,都是有關他的人際網、遍及海外的事業、及數不清的資產時,我忽然生出一個念頭:「如果有一天,這些全都拿走了,他還剩下什麼?」由於他的名聲、財力,他身邊不乏鼓掌部隊,把他捧上天。當這些外在條件都消失時,個人的價值在哪裡?

常常看到美容廣告,告誡女人的皮膚,從二十五歲就開始走下坡了,所以保養要趁早。二十五歲是很年輕的,意思是我們大部分的人生,都在老化中了。最近看到這樣的廣告詞,我不由得想起那問題:「如果有一天,我們的體力不再年輕,行動不方便,外貌也垂垂老矣,我們的心靈會有怎樣的變化?」我會不會開始怨氣沖天,變成一個處處挑剔的老人?還是愁眉苦臉,把周圍的人搞得如喪考妣?如果我們的外在條件都沒有了,讓我們心靈賴以維生的東西是什麼?

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,即使看了很多勵志書、殘障人士奮鬥史,還是想不透答案。有天當我再看這句的時候,才發現其實答案就在問題裏。心靈,就是我們賴以維生的東西。只有心靈的豐富和年輕,才經得起環境的變化,和歲月的滄桑。我們的肉體和資產,有價值的時間,也不過如曇花一現,而且是永遠無法滿足的。

當然有錢,也有個豐富的心靈,和美麗的外貌是最理想的,因為那跟你的外在條件,並沒有衝突,你永遠會感到富足而年輕,到那時候,不管是二十五歲,還是一百二十五歲,對你來說,沒有任何差別。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