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

媽媽的彩虹短褲

四十幾年前的台灣還不是很富裕, 而且大部份的家庭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, 於是媽媽們大都練就了一身勤勞節儉的個性.

即使家裏的經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, 媽媽還是保有那種" rainy day" 的危機意識.簡單的說, 就是囤積一些日常生活用品. 其實這對現在的家庭來說也是很平常的, 但是她有些囤積觀念, 倒是讓我開了眼界.
兩年前的夏天我回台灣過暑假, 媽媽在家每天都穿著同一條彩虹短褲. 穿到爸爸受不了, 問她:" 妳難道沒有別條褲子了嗎?"
媽媽很不情願的回答:" 這件褲子好好的, 為什麼要穿新的?"
於是我跟媽媽說:" 這褲子的花樣不大好看, 妳就換一件吧!"


第二天早上媽媽從菜市場回來, 手上拎著一袋衣服, 想說她的彩虹短褲終於可以退休了. 當她從房間二樓緩緩的走下來, 我在一樓客廳看到她膝蓋上那件紅黃藍綠交錯的格子短褲, 忍不住問:" 妳不是剛剛才在菜市場買了新的短褲嗎? 怎麼又穿這一件?"
" 我今年可能會跟妳一起去美國," 她接著說: " 新買的短褲要留到美國穿~~~~"


就這樣, 後來她也沒有跟我回美國, 整個暑假,就看到媽媽還是穿著那件彩虹短褲走來走去.


前幾天在整理冬季衣服時, 我把超過兩年沒穿的衣服都放在捐贈的袋子裏. 回過頭, 看到老公盯著我, 一付欲言又止的樣子.
" 怎麼了, 你也有衣服要捐嗎?" 我問他.
"我在想..." 他皺起眉頭說:" 妳身上那件可不可以捐了? 妳難道沒有別件上衣了嗎?!"


一時之間, 彷彿看到衣櫃裏囤積的上衣中, 有媽媽的彩虹短褲.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